版权所有:追梦翔飞 PDF版
新闻检索
往期回顾
您现在的位置:第5477期 -> 04版 -> 新闻内容
上善若水 玉成滨海
—— 黄河故道与今日滨海
新闻作者:史书联  发布时间:2021-03-01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2月23日4版)
 
  三
 
  上善若水,玉成滨海。我们再来看看黄河故道滨海段是滨海怎样的一笔物质文化财富。自从1855年黄河改道后,黄河故道就成了滨海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它同其他省、市、县地段的黄河故道一起,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治黄历史遗迹和众多的科学、人文景观。
  首先,滨海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因为黄河本身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象征,在炎黄子孙心目中具有特殊的形象和地位。和故道上、中游一样,滨海县的黄河故道是我国古代和近代人民在与黄河洪水长期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伟大物质文化遗产,是其行河七百多年间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的重要佐证。历史上的名人如明朝潘季驯,清朝靳辅、百龄、于成龙、黎世序、丁宝桢、曾国荃、李鸿章等都在滨海县境内黄河故道的史迹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
  其次,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陆续提出,就故道本身而言,其历史内涵堪比长城,尤其是它在抗御自然灾害的地位和作用上更是一段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的伟大长城。所以,在滨海黄河故道的上游河南省商丘市、我省的徐州市,黄河故道已经被称为“水上长城”而被广为宣传。
  第三,黄河故道在文化资源价值上有“四美”:黄河故道是古人通过建筑束河大堤而形成的一条行洪数千乃至上万流量的“地上悬河”遗址,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遗存个性美;黄河故道留下许多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因此具有神话传说的丰富想象美;故道沿线留下大量涉及故道的诗文、词赋和碑刻,因此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美;故道沿线人民生活在故道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创造了有别于他处的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因此具有另成一格的民俗美。
  第四,黄河故道不仅具有现代水利科学研究的学术意义,而且科普和教育价值不可小觑。最近,有专家学者指出,长达数百公里、凝聚古人无数心血的黄河故道大堤与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坎儿井等一样,都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故道“雕刻”和凝聚了古人治河的许多痕迹。
  第五,滨海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从黄河故道的上、中段到我县的入海口,故道地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古迹众多,诸如汉、明祖陵、高家堰大堤、云梯关等。滨海县黄河故道如果和上、中段一起开发,可构筑一条以黄河为主体,以沿线著名景点为依托而相当完整的黄河故道旅游线。有了这条完整的旅游线,可以大力弘扬灿烂的黄河文化,最终能有效地为处在黄河故道入海口的滨海县增强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结合滨海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今天开发滨海黄河故道的文化资源,有着如下优势:
  (一)滨海黄河故道是黄河流淌700多年的入海口,它是黄河的“龙头”而非“龙尾”,而“龙头”的口中“含”着独具特色的滨海港,因此,它具有中、上段不可替代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
  (二)滨海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具有黄河故道全线最完整的地理风貌。自从黄河改道后,黄河故道的地理风貌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荒芜的盐碱地,比如河南兰考;第二种是水草丰美的湿地,比如河南商丘;第三种是尚存的河道比如我省的徐州。而在黄河故道滨海段,这三种类型的地理风貌至今并存,因此黄河故道滨海段形态包容的完整性,在黄河故道全线实不多见。
  (三)滨海县境内的黄河故道是近代中国海洋和水利史上著名的“废黄河口零点系”测量地原点。鸦片战争以后,1854年6月,英、美、法驻沪公使、领事决定引进外国势力管理我国海关,于是强行在上海旧海关设立吴淞零点水尺,定出1871-1900年之间在吴淞口出现的最低潮位为零点,称为“吴淞口海关零点”,强行作为当时中国零点高程系统的起算依据。辛亥革命后,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张謇主持江淮水利局,坚决摒弃列强的所谓“吴淞海关零点”,毅然以民国元年即1911年11月11日下午5时滨海县境内的废黄河的潮水位为零作为我国起算高程,史称“废黄河零点”。此后直到解放后的1956年,国家据此测量公布了“1956年黄海高程”,1985年,国家又公布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有关资料载明,“废黄河零点高程系”作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高程系,其精确度大大高于列强所定的“吴淞海关零点”。目前,“废黄河口零点”高程系的原点已湮没在今滨海县境内的海平面下,但这个原点却真实存在于今日滨海港港域内,而原点处新旧零点的高差和换用时间,直到现在还是我国海洋科学工作者探索的热点之一。
  (四)滨海黄河故道所在地盐城市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全市面积广达17790平方公里,有里下河平原区、滨海平原区、黄淮平原区,但盐城市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5米,平均海拔在2米以下,而处在黄河故道滨海段的大套乡二堡村与永岗村交界处,有一长400米的老堆,人工堆出的堆顶高11米左右,是盐城市的海拔最高点,对整个盐城市来说,它既具有无可替代的标志性意义,又是江苏省、盐城市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
  (五)滨海黄河故道生态工程十分壮观,神话传说十分迷人,而名闻遐迩的五醍浆酒和白首乌正是黄河故道滨海段的特产。沿着一百多公里的故道遗址,有大套的万鸟天堂、绿水沱,界牌的清水河、八滩的鸭蛋汪等等。以界牌清水河为例,它是黄河故道上一个有许多美丽传说的内河,该河占地300多亩,素有神河、善河、奇河之称。据历史记载,该河在黄河故道上是纯内河,不与外河相通,但从未干枯过,也从未溺死过人,河水常年清澈不浊,无论多少黄土杂质冲入河中,只需一两个时辰就清澈荡漾。目前,整个故道上树木成林,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是人们回归自然的绝妙去处。目前,已有大量旅游者自发通过县境南北两条线路到滨海县境内黄河故道探奇览胜。
  (六)在黄河故道滨海段生活的子民中,有清代的武状元、文进士、武举人,也有民国期间反袁义士、工人运动先驱以及文化名流。更需要指出的是,现在在黄河故道滨海段休养生息的人全部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因此,生活在黄河故道上的滨海人形成的族群本身就是全国罕见的人文现象。这里没有土著,滨海先民当初都是从不同地方,带着不同的政治身份、文化背景和求生愿望涌到了黄河故道滨海段。据调查,仅黄河故道入海处的一个村庄,就积聚了来自全国13个省份的外来户。数百年来,这些不同族群的人们在黄河故道上反复碰撞,不断磨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滨海人的性格。更为重要的是,滨海黄河故道有着值得自豪的红色印记,而且历史底蕴深厚。革命战争年代,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
  挖掘、整理有关滨海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史料,对滨海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实施文化开发,属于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对滨海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将会带来积极、重大的影响。为什么呢?因为一般说来,人们不会平白无故地对一种文化感兴趣,人们感兴趣的文化往往是那种能够引领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的文化,而发掘黄河故道滨海段的历史文化,正具有这样的品质。
  目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江苏和盐城的文化态势,其特点为“南强北弱”。其主要原因是苏南、苏中经济实力和传播手段有相对优势,导致信息和文化单向流动。仅以盐城市为例,目前盐城市总体规划强调的只是东线有丹顶鹤、麋鹿、中华鲟三个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沿海风光带;中线有施耐庵故居、枯枝牡丹园等景点为依托的通榆线人文景观带;西线有陆秀夫故里、二乔故居、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为依托的湖荡风光带,而整个北线则付之阙如。处于盐城北部的滨海,虽然黄河故道滨海段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但因文化传播能力相对薄弱,至今一直影响着黄河故道在江苏省和盐城市的可见度和竞争力,从而无法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地区经济的软实力,从文化开发的视角考虑,甚至连盐城市都没有将其纳入其视野。因此,大力开发滨海县境内黄河故道文化资源,以提高滨海文化传播力,是增强滨海县文化软实力的切实途径。对滨海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实施文化开发,滨海县将有很多工作可做,首先是广泛收集整理黄河故道滨海段的有关史料,抢救遗产,搞好保护、发掘工作。目前,滨海县拥有“中国黄海在线”等现代化媒体,同时正在筹建博物馆,大力搞好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滨海县可设立黄河故道研究中心,举办故道文化年、黄河故道学术论坛;组织艺术展览、文艺表演、民俗展示等活动;应用报纸、广播、杂志,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传媒,奠定黄河故道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
  在大力开发滨海县黄河故道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滨海县还可以以更开放的姿态加强同黄河故道沿线省、市、县的文化和经济交流。特别是故道中、上游,那里历史和文化渊源久远,其黄河故道文化与滨海县境的故道文化一样,不仅涉及其政治架构、生活方式,而且延伸到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等各个层面。这种亲近性可增进相互间的联系,滨海将港口经济通过文化交往与他们达成共识,从而体现出黄河故道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成就。
  综上所述,大力开发滨海县境内的黄河故道文化资源具有极光明的前景。滨海县身在黄河故道的“龙口”之中,而黄河故道文化在全中华民族中又具有普遍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民核心价值观中的本质因素。另一方面整个黄河故道文化具有文化的经典性,发掘出滨海黄河故道的内涵,既符合中华民族的普适价值,又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同时能突出中华民族文化特质。通过开发,能正确客观地展示故道沿线革命老区人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审美趣味和思想情感,感受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忧患意识,向世界从一个侧面展示一个积极健康的滨海县形象,并使革命老区滨海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在黄河故道深厚的文化母液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张扬。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滨海新闻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技术支持:盐城蓝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备案号:苏ICP备1106084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