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掩映的公园广场上,伴随着悠扬的健身舞曲,健身的市民翩翩起舞;林间小道上,晨跑的市民三五成群;星罗棋布的休闲椅上,坐着专注晨读的年轻人……秋日的清晨,早起的市民们在花草树木间晨练、散步,在文明祥和的氛围中迎来崭新的一天。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美丽滨海建设的重要抓手,围绕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全域推动、全民参与,用“绣花”功夫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动实践,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效,享受城市环境改善、文明程度提高带来的丰硕成果。
县城师苑路“口袋公园”里,老人们在锻炼身体,孩子们在追逐打闹,不时传来嬉笑声。“‘口袋公园’如今在县城随处可见,吃完饭带着家人出来遛达遛达,放松放松,呼吸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家住教师新村的居民高阿姨告诉记者。
青葱的树木、平整的草坪、多彩的花卉……近年来,分布县城各处的‘口袋公园’陆续建成,城市中一处处静谧之地成为周边小区居民聊天、健身休闲、文娱活动的好场所,不仅实现土地资源精细化利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让市民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惬意,感受到“身边的幸福”。
街头、广场、绿地,身边的环境干净整洁;车站、医院、公交站点,井然有序,和善友好成为滨城最美风景线。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深化,全县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和精神传承的外在体现,直接反映着城市的文明形象。我县利用多种载体、在多处场所“花式”宣传文明创建,线上线下齐发力,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效应,让文明知识入家入户,让文明观念入脑入心。
如今,无论公园广场、公交站台还是大街小巷,各种设计精致、创意独特的“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传递着文明正能量,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灵,滋养着城市气韵。
要建文明城,先塑文明人,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城市文明的灵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耳濡目染很重要。我县常态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志愿者”等先进典型推选活动,不断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向新高度,让群众在参与中体验有收获、学习有示范。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原则。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县以政务诚信带动企业诚信经营,把优化营商环境当作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以群众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在转作风、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上下功夫,制定配套的人才政策,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完善各类载体平台的基础配套,构建公平诚信的市场体系。
“去年因为一次投资说明会我和滨海结缘,我感到这里的营商环境特别好。”今年3月,在朗坤农科园的开工典礼上,安徽朗坤物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珍玉说,通过深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滨海的认识,对双方加强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县通过开展诚信知识培训,普及诚信文化知识,使“公正、诚实、守信、自律”的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建立机关诚信建设评价体系,促进机关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诚信素质提升。通过加强诚信宣传、树立诚信典型、强化诚信教育等途径,推进诚信滨海建设,县主要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在重要版面、重点时段,运用新闻报道、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讲好诚信滨海故事。围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节点,分类而具体地开展诚信教育。
文明创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县广大干群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朝着省级文明城市“三连冠”的目标阔步前行,步伐坚定、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