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民法典》普法宣传工作,通榆镇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深入推进《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个人学法。该镇围绕《民法典》学习,精准把脉,第一时间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学习《民法典》,重点学习人格权、物权、婚姻家庭、继承及侵权责任等分篇的新规,抓好个体“一人学法”促动群体,建立健全个人自学制度,要求各村(社区)“两委”结合实际,周密安排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安排学法讲座。
共同普法。加强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合力。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对象的法律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解决问题,努力推动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深入。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综合绩效考核、综治考核和文明创建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评指导标准和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和机制,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将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作为法治建设状况评估的重要内容。
一线送法。组织法治宣传志愿小组,到群众家中登门送法,赠送包含《民法典》宣传册一本、挂图一套、普法小扇子一把的普法“大礼包”,为群众详细讲解《民法典》的重要内涵和惠民意义。开通优先解答咨询,优先化解矛盾的绿色通道,切实消除群众法治维权的后顾之忧,传递法治温暖。组织法律工作者、普法志愿者组成普法宣传小组,深入各村(社区)集市,充分利用集市人流量大、场地开阔的特点宣传《民法典》,设立普法咨询台,现场讲法,答疑解惑,切实将《民法典》以人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传达到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