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北党建引领发展上台阶

本报讯 (郭恒 蒯阳春 王国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去年以来,坎北街道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全面筑牢基层党建的“四梁八柱”,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全过程,取得明显成效。
  筑牢城乡融合发展屏障。主动作为,全力配合县级重点项目建设,高效推进江沅机械项目、瑞与祺二期项目等16个地块流转工作;聚焦民生关切,妥善解决相关住房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及生活污水治理;开展孟杨批发市场整治、果林集镇秩序提升、拆迁地块环境卫生治理等专项行动,面貌焕然一新;打造红色物业,成立海滨苑、金色华庭等小区物管会11个,提高居民满意度。
  绘就幸福生活美丽画卷。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困难救助政策,去年累计发放低保、特困、困境儿童补贴等各类救助资金超1900万元,退役军人优抚等政策精准落地。举办56场线下招聘会、25期就业培训,实现新增就业553人,拓宽了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聚焦“一老一小”,为81名高龄老人与五保户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清水湖、学苑社区长者幸福食堂建成运营,“老有所养”更有温度。
  实现强村富民同频共振。盘活闲置资源,探索 “支部+产业”模式,吕滩菌菇一体化、果林标准厂房等项目带动村集体分别增收60万元、30万元;开设15个村级抖音助农账号,15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40万元。推进“小田变大田”,流转3000亩土地,加快打造现代都市农业样板区,推动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型农业转型。大力整治人居环境,疏浚河道沟塘113条,新栽绿化1.5万余株,果林新社区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长法村获评 “2024年度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长法、响坎、中山河村获评江苏省卫生村,实现产业与生态的互促共进。
  维护社会发展大局稳定。坚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一站式矛调服务中心,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去年接待来访人员333批605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87起,办结“12345”群众诉求2063件,满意率达95%。聚焦安全生产,在高层小区安装2184个电动车充电桩、2110米雨棚,配发灭火器,常态化开展消防演练,全年重大事故“零发生”。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宣传,发放资料8.2万余份,走访群众超5.1万人次,切实提升居民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