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社区:继承先烈遗志筑梦新时代
  “父亲47岁牺牲,那年我7岁。”近日,穿过坎北街道新区社区的乡间小路,来到烈士李阜中的墓碑前,烈士的儿子、现年83岁的李德毛讲述起记忆中的父亲,不禁潸然泪下。
  李阜中(曾用名李富中、李富忠)1896年生,系阜宁县二区开平乡第四保(今东坎街道三友村)人,出身穷苦,育有两儿两女。李德毛说,1940年秋,父亲参加了地方农会。194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潘荡区开平乡农会会长兼第四保保长。”
  开平乡地处东坎南大门,是阜宁至东坎的要冲。日寇占领东坎后从阜宁方向调运物资的车辆需从这里经过。李阜中经常带领民兵在道路两侧伏击敌人,或在道路上挖坑埋雷,炸毁敌人车辆,是当地出名的杀敌高手,先后歼敌多人。
  1943年10月下旬的一个晚上,一个姓孙的民兵因违反纪律,被李阜中批评了几句,怀恨在心,加之畏敌心理、耐不得艰苦,竟当了叛徒。他以回家取衣物为借口,跑到距李阜中藏身处两公里外的通榆瘦蛏洼敌据点告密。敌人闻讯后,出动20多人抓捕李阜中。睡梦中的李阜中被蜂拥而来的敌人惊醒,奋起抵抗。经过激烈搏斗,终因寡不敌众,他不幸被捕,连夜被敌人带到据点审问。
  李阜中不肯屈服,敌人就给他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百般折磨,又许以官职威逼利诱,但这位农民出身的共产党员,在敌人淫威面前宁死不屈,未吐露半个字、未供出一名党员。毫无人性的敌人无计可施之后,竟将受过重刑后的李阜中挖坑活埋。
  1945年,阜东县委、县政府为纪念烈士,将开平乡第四保命名为阜中村。后来划调整时,原阜中村和条港村合并,更名为现在新区社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建立了小学,被命名为阜中小学。”82岁的原阜中村老支书刘兆亭说,每逢清明节,学生们必定会过来祭扫。“先辈不怕牺牲的精神代代相传,后人永远不会忘记。”
  70多年过去了,李阜中英勇不屈的事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如今,社区以红色党建引领开展各项基层工作,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社区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会加倍珍惜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勤奋工作,弘扬红色文化,踏着烈士足迹,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为社区居民服务。”新区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晓康表示,社区将紧紧抓住电子信息智慧园落户境内的有利条件,积极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共创社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