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全面小康创建知识介绍(一)
 
作者: 来源:滨海报 浏览次数:1236 发布时间:[2013-11-19]

      第一部分  小康知识

    一、“小康”生活是何种状态?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概念,用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即: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宽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因此,小康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比较富裕的一种消费状态,由温饱阶段向富裕阶段过渡中的一种消费水平。
  二、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小康进程一直领先于全国,中央对江苏的未来发展提出明确的要求,就是江苏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11年4月20日,省委书记罗志军在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上,从“两个率先”的战略高度,要求2015年全省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目前,盐城市9个县(市、区)中已有7家通过达标验收,盐城市委、市政府根据市情实际,明确提出滨海、响水2013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望,更是全县各级干部的神圣使命。
  三、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根据省委十届五次全会关于“两个率先”的基本精神,特别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江苏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省一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共分为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其中五个核心指标必须全部达标,即人均GDP超24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6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95%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超80分,2010年初又将“新农保”覆盖面列入达标考核。这一指标体系既重视GDP指标,又不仅仅追求GDP指标;既包括经济发展指标,又突出社会发展指标;既考虑城市情况,又针对农村现实,较好地体现了全面小康的特征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第二部分  正确看待小康
 
    一、全面小康生活不等同于富裕生活。按照邓小平同志对小康社会的阐述,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就是不穷不富,是日子比较好过的一种生活状态。小康社会上承基本现代化,下启温饱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宽裕的特殊发展阶段。通俗地讲,小康就是不穷不富,日子好过。从我县情况看,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429元,可以说吃穿不愁,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较为宽裕,已经超过了小康标准。
  二、全面小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提出率先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按照这一新的更高要求去努力,人民群众将得到更多实惠,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全面小康创建达标,并不意味着全面小康就到顶了。目前虽然还存在一些不平衡性,有些指标还存在一些差距,但这是发展中存在的局部问题,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相信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三、全面小康是多数家庭的小康。全面小康不是所有家庭都达到了小康,因为全面小康反映的是全县好、中、差所有家庭平均起来的一种整体水平,并不等于每个家庭都能达到小康水平。即使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英国等,也还有特困家庭存在。就我县来说,目前有些家庭生活还比较贫困,有因病致贫的,有因残而贫的,有因老而贫的,也有因懒而贫的。对这些困难家庭,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力量都在尽力照顾。对于年老者,劳动能力小了或者没有了,还不能完全用收入来判断生活是否达小康,只要有子女关心支持,有全社会的关爱,小康的生活照样是有保障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存在少数贫困户而否定整个滨海全面达小康的现实。
  四、全面小康生活的幸福感是相对的。幸福感是人的主观心理感受,幸福感的高低,不仅与物质生活条件有关,还与心态、家庭、工作、人际交往、健康等方面有关,其中个人心态是决定因素。心态好,不盲目攀比,幸福感就会多一些。同时,有没有幸福感,和一个人的付出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回报有关,比如种一亩棉花,得到千把块钱,劳动得到回报,就会有幸福感;如果收成很少,心里就不好受。因此,一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既要知足常乐,更要奋发努力,多创收入,增加财富;二要心平气和地看待别人,积极学习人家诚实致富、勤劳致富、艰苦创业的好经验;三要调节好情绪,不能因一时一事带来的不快乐,否认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三部分  小康生活八大特色

  一、吃有营养。2012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90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0429元,都超小康目标值。广大群众的消费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鱼、虾、肉、蛋等高营养食品已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菜。
  二、住得宽敞。目前,我县大多数农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已达40平方米,许多家庭盖起了楼房,早已达小康目标。随着我县宜居工程的加快推进,城乡居住环境也在不断优化,街道宽了,绿地多了,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三、家有电话。目前,通信基础设施早已遍布城乡,实现了固定电话、宽带资源全覆盖。统计数据反映,2012年全县百户家庭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小灵通、移动手机)拥有量为243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50台,广大居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便捷。
  四、行有公路。我县区域综合交通发展迅速。已形成公路交通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省道、县道构成干线公路骨架,并与镇区、村灰黑路形成连网成片的交通格局,全县行政村全部通上灰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
  五、乐有场所。现在我县城乡居民都有市民广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送戏、送电影下乡现在是常态,而有线电视的普及,城乡居民不出家门就可观赏电影、电视、戏剧,使他们常常乐不思睡。
  六、学有所教。我县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早已完成,同时政府和全社会还加大对贫困家庭儿童求学的支持力度,保证所有少年儿童都不失去学习的机会。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保持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8.1%。
  七、老有所养。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全县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80.9万人,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95.9%。全县60岁以上老人都可办理老年优待证,敬老院、社区康复中心等敬老养老机构功能不断完善。
  八、病有所医。我县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县、镇区、村三级医疗网络建设,疾病预防和治愈率明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支撑的各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第四部分  “进村入户”活动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总体工作部署,以进村入户“听呼声、搞宣讲、办实事”为抓手,广泛深入宣传我县全面小康建设成果,了解并帮助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高老百姓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知晓率、认可度,确保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活动形式。“进村入户”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式,采取“县、镇区、村三级干部包干到户”的形式。按各镇区、各部门在编干部人数包干到户,分别将县直部门和镇区机关干部分工到村居。各镇区与相应县直部门共同细化、明确一一对应的进村包户干部与户主。
  三、活动内容。一是听呼声。进村入户听取群众诉求,做到“四个必听”: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群众反映强烈、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交通、医疗、饮水、教育、环保及就业、养老等方面的问题和建议;老百姓信访反映较多的问题,如:征地拆迁、农村社会治安、村组干部工作作风等问题;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全面入户了解的基础上,要突出倾听困难户、上访户的诉求。二是搞宣讲。重点宣传全面小康监测指标内涵、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业绩、政府为群众兴办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情况,主要宣传方式有全面小康专题宣讲、发放公开信、宣传手册,群众文艺演出以及包干入户人员面对面宣传全面小康知识。三是办实事。包干入户人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梳理,能由镇区解决的由镇区解决;需要协调解决的汇总上报,提交有关部门解决,重大问题提请县领导协调处理。对群众合理要求暂时不能解决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并承诺办结时间。
  四、入户走访。入户走访主要程序有:一是分析走访对象家庭情况;二是确定走访对象;三是入户走访交谈。以“十送”群众转作风活动为契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从调查了解群众的生活入题,听听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有什么要求。走访对象认同后再进行调查。交谈过程说话要文明礼貌,态度要和气。老百姓不认可、不了解的要做好宣传、解释,老百姓不耐烦的甚至抵触,适可而止。对老百姓向政府提出的要求要弄清楚,提的是什么问题,他的本意是什么,要记录下来;四是对走访对象的困难,要想方设法解决,合理诉求要回应及时,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说服解释工作,让走访对象满意。
  五、注意事项。一是要真正了解民情,宣传小康,解疑答惑,提高老百姓对全面小康的认可。通过对比、算账、分析、引导,让老百姓认识小康、感受小康、认可小康;二是坚持实事求是,要让老百姓如实反映情况,回答问题,既不要弄虚作假,人为拔高,也不能把小康的成果丢掉;三是入户走访要及时将老百姓提出的问题梳理好、汇总好、解决好。
  六、行为规范。一是不得接受镇区、村居的公款招待;二是“进村入户”工作期间不得饮酒;三是“进村入户”工作期间不得参与任何形式的娱乐活动;四是不得泄露不宜公开的农户(居民)信息;五是对涉及农户(居民)有关重要问题的处理,个人不得随意表态;六是及时汇总上报“进村入户”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不得延误。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