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孟一蒙:一颗红心闪耀六十年
 
作者:唐颖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6813 发布时间:[2019-11-22]
  【人物名片】 孟一蒙,原名孟宪祥,1929年生,原大套乡小关村人。1941年参加抗日工作,在地方抗援会任区儿童团团长。1946年9月转入新四军一师政治部民运工作队,先后参加过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1960年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 1983年6月离休。
  助人为乐长达60年,先后捐出爱心款近50万元;义务帮助困难群众百余人,地域横跨全国13个省市。这就是我县离休老干部孟一蒙。
  近日,记者来到县人民医院住宅区孟一蒙女儿家时,只见老人步履稳健、耳聪目明,说起话来条理清晰、中气十足:“我是1941年参加抗日工作,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在部队当指导员时开始,我就经常做些好事。”
  “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我们每天都是铺着稻草睡地上。组织上规定了,不论战士住在哪家,都必须每天帮村民扫地、挑水,到了农忙的时候要帮村民干活,重活要抢着干。”孟一蒙告诉记者,“就这样,慢慢地,我就把做好事变成了一种习惯。”
  “1954年1月,我回家探亲,看到家乡小关村二组20多个农户只有一头耕牛,农忙时节,用人力拉犁耕地,非常辛苦。我当即拿出180元,帮互助组购买了一头大水牛,而当时我每月工资只有74元。”孟一蒙回忆说,“第二年,我又拿出160元,给小关村购买了一台双轮双铧犁。1956年互助组改为合作社,我又花了500元,从新华书店买来以连环画为主的通俗历史读物,直接送到合作社,丰富社员们的业余文化生活。1957年3月,得知合作社干部到县城开会,往返40多公里都是步行,非常辛苦,于是拿出180元托人买了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作为公用。后又出钱请人用铁皮制做了罱泥船,送给合作社专门用于积肥造肥。” 
  在孟一蒙的记忆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老人说,1958年3月,他从部队转业到浙江省孝丰中学担任副校长。那时候,学校经费紧张,他就自己出钱请来电影放映队,为学生们放映电影。他还经常向困难学生伸出援助之手,补贴他们的生活费,仅两年时间就向50多名学生捐助1500多元。
  “2006年3月,我从报纸上看到云南省昆明市的环卫工人胡同开先后收养21个被遗弃孩子的报道。他生活清苦,靠当环卫工人和捡垃圾维持生计。尽管日子过得很苦,可他依旧坚持收养了女弃婴胡晶晶。这让我很感动。” 孟一蒙老人回忆说,“我当即就给胡同开汇去了2000元。那年中秋节还专程赶到昆明去看望胡同开和胡晶晶。”
  因为只知道胡同开住在联盟镇,并不知道确切住址,孟一蒙乘坐摩托车在联盟镇附近绕了3个多小时,找到胡同开住处已是夜里12点多了。“我给胡同开父女俩带去了很多礼物,陪他们一起欢度中秋佳节。临别前,我还跟胡同开签订了一份协议书,承诺每年承担胡晶晶抚养费2400元。”
  2007年3月,孟一蒙又不远千里来到海南省澄迈县福山镇,看望收养14名弃婴的拾荒好人姚义德和他收养的女孩姚春雨。
  “当年5月,我又到上海市崇明县港西镇新港村,看望收养5名弃婴的顾惠民和他收养的残疾女孩顾逸飞,签订了每年支付2400元抚养费的协议书。”老人情真意切地说,“此外,我还经常和孩子们交流、沟通,鼓励她们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争做生活的强者。孩子们的来信,我都当作宝贝一样收藏着。”
  “做人不能忘本。我是穷苦人出身,知道穷苦人的难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要保持一颗红心。”孟一蒙说,“有生之年,我要尽最大的努力把我的爱洒向这个社会,传播正能量。”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