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我的江南美学观
 
作者:张永祎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6371 发布时间:[2019-12-20]

  前几天在做江南文化讲座时,现场有位朋友提问:听了您的讲座很受启发!利用这个机会,想请教一下,在您的眼中江南一以贯之的主线是什么?或者说您心目中的江南与别人理解的江南究竟有什么不同?我认为这位朋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可以说这是自己一直在探寻和思考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江南是一片神奇的地方,通过各种方式由内而外地呈现出来的一切形象、兴象和喻象,这不仅是自然之美,也有艺术之美,更具有生命之美。因此,对于我来说,喜欢江南文化,是灌注了灵魂的体验和理解。我认为,美应该是江南文化的最高原则,美也是贯穿江南文化始终的主线,自己崇尚江南、领悟江南或者诠释江南,主要的关注点应该是美学江南,而我所热爱的就应该是江南美学。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对于人们吸引力是致命的,江南之美,美在通俗易懂,美在栩栩如生,我想任何人到了江南都是没有抵抗力的。你看,小桥流水,烟柳画桥,亭台楼阁,粉墙黛瓦,才子佳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满眼春水、满眼春色、满眼春光,美到令人窒息,三百五十六里路,江南到处都会紧紧地抓住你。人们常常也会因此自觉不自觉中就实现了非审美向审美的转化,也就是说直接从日常态度过渡到了审美态度,从审美感受到审美体验、从审美距离到审美超越,从悦耳悦目达到了悦心悦意,几乎是一帆风顺,一气呵成!因为江南的美不需要通过理性的分辨就能够占满我们胸中的沟壑,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燃烧激情,很容易把自己心理的其他属性或功利需求束之高阁,全神贯注于对美的吸附和拥揽,因此人们对江南的感觉,不是一针见血,而是一见钟情。美和美感对江南来说就是一回事,美是美感中的美,美感是美中的美感,这里不是感性大与理性,也不是感性先于理性,而是感性寓有理性。人们的直觉借助于历史积淀而成的审美经验,很容易在江南文化中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源于审美对象的美不胜收,也是得力于审美主体的鼎力相助;是江南如在目前的美丽结果,也是江南美感源源不断的基本依据。直觉的审美方式最适合江南,最靠近文人,文人也最适合江南,诗词也最能描绘出江南。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凡是谈到江南,必提《雨巷》。在中国现代爱情诗100首中有它,50首中也有它,30首中有它,10首中还有它,甚至3首中还有它。对于江南的爱情诗而言,它是首屈一指的诗,是诗中之诗,是顶峰上的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因为人们对江南的美都会有自己的感觉,但不是很集中,而是片段的,零散的。如何通过一个载体,一段情景,把整个江南都装进去,是许多人寻找了很多年,想找而没找的东西,戴望舒别具慧眼,不仅找到了,而且找得非常准,能够把人们对江南美的感受聚焦到最能体现江南的那些典型细节上,细雨、小巷、女子、旗袍、油纸伞、背影等,通过一个生动场景的设计,进行有效的串联,不仅让我们走进了江南,也让我们一下子就抓住了江南的灵魂。这首诗的美何尝仅是写出了平常的江南,而是写出了独一无二的江南。所谓知音难觅,知己难求,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个懂自己的人,每个人也都期望可以踏着七彩祥云邂逅自己的另一半,没想到这首诗将作者内心的这一刹那的感觉和盘托出,好像突如其来,好像莫名其妙,但美真就诞生在这雨巷里的一刹那,多少年来,让几代人激动不已、过目不忘!
      对于江南之美究竟美在何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质究竟在哪里?许多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对此也十分感兴趣,也思考了很长时间,希望能够从美学的角度来认识。我认为至少可以确定其以下四个美学特征:
      一是杏花春雨,视觉里的江南。对于江南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美,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自己的文字进行了表达,但怎样能够聚焦在一个点上,用一根总纲把它轻松地拎起来,能够从宏观层面上进行总体把握,应该说徐悲鸿先生做了尝试。他在自题联中这样写道“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这就像蒙太奇镜头一样,大胆地将秋风飒飒的塞上和柔情细雨的江南放在同一个镜头里来进行比较,分别突出了粗犷与细腻的不同神韵,吴冠中先生对此深有同感,但他觉得前一句还可以进一步具体化,改为“骏马秋风冀北”,而对后一句江南的概括则认为非常劲道。李可染先生对此完全赞同,直接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把江南春雨淋漓中的杏花浓香,全部弥漫在水墨之上。海峡对岸的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也同样写道:“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我举这些例子,主要是想说明,“杏花春雨江南”,这种概括是经过许多大师反复锤炼并得到公认的表达,代表着人们对江南认识的最大公约数。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经典的意象并不始于现代人的张扬,其实早有古人的说法在前头。元代诗人虞集在《风入松·寄柯敬仲》中就有过同样的表述,当年看到画家好友柯敬仲要回江南,在把酒言别中,挥毫填词,殷殷相送:“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就是说先生你将要回到杏花春雨江南,这是在离别中的安慰之语,但当我们看到这句诗时,江南之美的画面就立刻会在眼前展放开来:轻风细雨潸潸落下,处于一片迷蒙之中,忽然看到一轮鲜艳的杏花探出身来,细微之处甚至还可以看到雨珠还在花叶上来回滚动,如此细嫩白皙的花瓣,如此亭亭玉立的花枝,这该是多么美好的意象啊!正因为此句词翰兼美、形神兼备,对江南之美概括得出神入化,就好像把人们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的那一层窗户纸,给挑破了,破茧化蝶,居然诞生出如此美丽灿烂的佳句,这一下子就把整个江南世界都给照亮了,人们争相传刻,流传遍海内,也一直流传至今。如此说来,“杏花春雨江南”是经过从古到今、反复检验而达成的一致共识,无与伦比,也无懈可击,但对于这样标准答案的最终成立,还必须回答清楚一个十分重要问题。这就是江南也不是没有晴天呀,而且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晴天,为什么不抓住晴天来形容呢,偏偏要对杏花春雨如此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北方也不总是大雪纷飞,也都会有烟雨迷蒙的景象,为什么江南的烟雨迷蒙就会高人一等?我想,这是因为晴天各地都是一样的,但雨天却各有各的不同。江南因为水多造就了雨多,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滋润万物,美景纷呈。“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其他地方根本看不到的景象,这种景象不是刻意求之,而是自然生发,是一种最美的感觉,就“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睫之前也”,朦朦胧胧之雨,看不清,看不透,却把江南描绘得更加富有诗情画意,所以诗人汪国真在《江南雨》中直言不讳:“江南也多晴日,但烙在心头的却是,江南的蒙蒙细雨”,这就是说烟雨江南是给人印象最深刻且富有特色的地方。由此可见,把杏花春雨作为江南美学的第一特征,这不是我们的发现,却代表了我们的一种认同。
      二是闹中取静,听觉里的江南。恬静是江南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这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凭空捏造,而是江南本身所提供的不容置疑的规定性。当我们进入超音速、高铁、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时代,整个社会的节奏都显得紧迫匆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已是一日千里的加速度。但江南特别是江南水乡却始终洋溢着闹中取静的氛围。扬眉在《江南水乡》中作了一系列的描绘:“春雨如酥润江南,桐油纸伞撑玉兰。小桥流水石皮弄,粉墙黛瓦乌篷船;花格窗棂红妆绣,吴侬软语噱评弹。水牛桑田牵斗笠,茶楼酒肆意阑珊”。在许多喧嚣浮躁的时空里,突然出现如此恬静安逸的画面,就等于给人们辟出一方心灵安静的度假区。这是今人的所见,更是历史的珍藏。江南水乡的精神价值是来自于农业社会的自然产物,因为男渔女织,舟车船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造就当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稳定和谐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好像从那时起就时钟停摆,一直停留到现在,以致人们看到那些过度商业化的古镇都会颇有微词,其基本的审美期盼就在这里。我也喜欢到一些安静的古镇去栖息,因为悄无声息应该是水乡自古以来的特色。当然处于在整个社会高速发展的列车上,江南水乡也不能完全置身世外,应该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我们看到乌镇就做得非常好,既融入了现代的科学技术,也保留了古镇的水乡特色。但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依然是江南水乡的当务之急。许多水乡也将其作为重中之重,合法合理地进行有序开发,以致人们到了江南水乡以后,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立马会从自身的复杂的羁绊中挣脱出来,紧绷着的神经也会逐渐放松下来,加入到水乡的舒缓节奏,徜徉在慢条斯理的氛围中,不慌不忙地生活,静静地坐着乌篷船,去体会慢慢的江南时光。
      三是小中见大,空间里的江南。面对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种浩瀚广阔、绮丽壮观,江南人的风光可能就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细小入微,我们因此在江南看到了许多小字辈,小镇、小河、小桥、小街、小巷、小店、小船、小园等等,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好处,寓大于小可以见微知著,虽然这些小字辈都有各自独立的小文化,但它们与辽阔悠远的大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寄妙理于言外,显思致于韵外,因为作为外显的物质层次和水乡符号,其内涵一定要受历史制度的制约和规范,同时,也会无所不在地渗透着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等文化基因,体现着天人合一、厚德载物、以文化人、情景交融、主客同构的精神系统,所以说江南文化某种程度就是中华文化,或者说体现着中华文化的许多精髓,所到之处、所见之物、所说之事,都会有着这种大小贯通、浑然一体的文化亮点。
      四是由近及远,时间里的江南。江南的文化就是江河湖海盛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古迹之遗、古镇之美和古城之韵,这些都有各自形成的来龙去脉,都是从古至今不断生长着的“活化石”,历史的渊源和曾经的过去都会在这里留下宛然的痕迹,许多名人轶事有案可查,许多典籍古董有记可睹,许多精妙瞬间有诗为证,当把江南许多独特的标识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来看待时,其发展脉络就会一目了然,当然我们也不否认现实江南的巨大成就,但也应该透过现实江南,看到背后还留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纽结,这正是江南研究的历史起点,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去打开历史的天窗,爬到现实的高处,眺望曾经的过往,由近及远,循序渐进,不断地去寻找最初的答案。尽管这个过程可能是艰辛的,但只要打开包裹,就会惊艳绝伦,不仅能够看到美的释放,还可能看到美的爆炸。
      江南的美学特征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总体关系构成的主要印象,这是一个贯穿江南的基本视角,至于具体的审美关系还是多种多样的,江南之美无时不有,也促成了美与美感同步生成,因而不同人群、不同个人都会具有各自的具体性、直接性、个体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特征。这其中肯定是经过不断的复习、沉淀、积累的过程,逐渐呈现出规律性的形态,既然现实已经提供了许多暗示,我们就要按图索骥,认真总结,这时你会发现物与我、意与象、景与情、言与意、虚与实、隐与显、直与曲、静与动、大与小、高与低、刚与柔、难与易、浓与淡等许多美学组合的范畴,大量地存在于江南的方方面面,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客观存在,江南才会有各种各样的风貌,各种各样的风俗,各种各样的风格,它们寄寓着江南,也美好着江南,通过相辅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方式,构成了江南文化的大千世界和生动呈现。比如江南园林中的亭台楼阁、轩榭廊舫等,就是江南文化的生动载体,虽然这些最初都是江南的私家花园,但他们的美学思想却是与此一脉相承,如同盐化在水中,不着痕迹。我们从中也不难看出,具体美学细则肯定要受制于总体美学原则,但总体美学原则也要通过具体美学细则来进行支撑,毫无疑问总体美学是俯瞰一切的灵魂,具体美学也有繁花似锦的地盘。江南既然有总体美学的格局,也就一定会有各不相同的具体模样。
      我们围绕着江南之美的客观形态讲了许多,却不能因此而忽略掉审美主体的重要作用。大家都知道,美是精神领域物质再现,美感是物质世界的精神意象;美感离不开美,美也离不开美感。对于江南来说,尤其如此!应该说,在审美的活动中,美感始终都没有脱离所见所闻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思维总是拥抱着感性印象,穿越思维的大江大河,拉开审美距离,带动内模仿,突出移情作用,发挥完形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强化人们对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调动,同时也会在头脑中产生新形象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美感水平不仅取决于个人的感知能力和审美素质,也取决于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趣味甚至不同心情的取值,更会受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熟悉程度的制约和影响。所以面对江南,有的人仰望大山高耸之壮势,有的人近观林木之幽致,有的人凝神于山石之嶙峋,有的人目注于花草之柔美,不同的主体看到不同的江南,不同的看法所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对同样的事物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也就会得出对江南的不同的印象记忆和审美评价。而当审美注意、审美期望、审美快乐、审美欲望综合到一起,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完全融通之后,就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之间达成各不相同的心理能量。这也就再清楚不过地表明,江南的审美是由现实和想象的二维空间共同建构而成的,或者说是来自于现实和想象两种描摹所构成的一种张力,它可以是原有的样子,也可以是希望的样子。审美的差异性始终决定着审美的复杂性。
      一是客观美主观不美。这主要对有些江南人或者熟悉江南的人来说,因为他们整天生活在小桥流水之中,身在其中反而不觉其美,因为习以为常,他们更多地看到了生活的利害之处,功利意识压抑了审美意识,或者说是形成了审美疲劳,见多不怪,明明是大好的山水,他们也会视而不见。我曾经看到,外地的游客来的周庄,看到这里的山水之胜,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真的是太美了”;而站在旁边扫地的大妈,却在那儿小声地嘀咕:这有什么好美的!我们天天都是这样!同时她还表现出一脸不屑的样子。对此开始我也不太理解,但后来仔细想想,也许是她对整天身边耳鬓厮磨的风景,太熟悉了,已经没有新奇感了,我们怎么能够要求她像初来乍到的游客那样激动呢?那么,问题关键是周庄究竟是美还是不美呢?答案毫无疑问是肯定的,“人家尽枕河”“水港小桥多”,有目共睹,一直都在,没有走远,依然是美美的样子。在这里,我还想举另外一个例子,前不久到黎里古镇探访柳亚子故居,我对大厅里几个支撑栋梁的柱础发生了兴趣,正在端详之时,有位游客以为我发现什么宝贝似的,赶忙凑了过来,一听我说看的是石础,他用好像有点上当的口吻说,这几个破石头,有什么好看的?其实他不理解是很正常的,我并没有怪他,但更重要的是他没有看出这其中的深厚底蕴。大家知道,柱础也是江南建筑不可或缺的构件,是承受屋柱子压力的奠基石,具有坚固牢靠和防水隔潮的功能,对防止建筑蹋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年来,我到过许多江南古镇,看到过许多柱础,各种各样的,有鼓型、瓜型、花瓶型,也有宫灯型、六锤型、须弥座型等,这些不同的形状都打上了不同时代的胎记,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除此我们还发现石础的浮面上,还雕刻着不同的飞禽走兽,当时,我就请教了当地的专家,他们告诉我,不同等级的住宅,规定镌刻不同的禽兽,这在古代是有非常明确标准的。应该说,每个人都有审美的天性,但还需要后天的培养,因为天性是有限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没有很好的审美修养,那么对江南之美不会感兴趣,还会丝毫没兴趣,甚至对近在眼前的美也会视若无睹。因此,要饱览江南之美,就必须不断提高审美趣味、提升审美能力,强化审美感受,进而激发审美情趣和坚定审美意志,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给自己搭建的审美遮蔽,使人的心灵最大的限度向江南开放,在与江南互相依赖、互相刺激、互相突破、互相深入的审美循环中,让江南之美不断地盛开在我们的心中。
      二是客观不美主观美。不期而遇是人生的常态,事与愿违也是审美状态,当我们满怀希望去寻找江南胜迹时候,有时得到的却是失望的结果。遇到这种情况对江南审美来说,确实是会打折扣的,风云突变,世事难料,生活原本就是这个样子,这样的安排有时并不是最坏的安排,也许还是最好的安排。客观的目标不能达成,但主体想象却能够勇往直前,积极协助人们突破审美尴尬,“写气图貌,故随物以宛转”,突出心理过程的完美化,大有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之势。所谓“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就是说在情感的号召下,纷至沓来的想象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内心塑造。需要强调的是,想象力强度取决于接受主体迫切程度,迫切程度决定推动的力度,就总体而言,想象力越强就越能够带来生命的丰满。有次我到江阴的长汀镇,去拜访上官云珠的故居。恰巧,迟了一步,人家关门了,当时很懊悔,但后来透过这扇关着的门,联想到上官云珠小时候这里生活的情景,以及从这里开启了走出去的人生。她在上海照相馆当营业员后,看到许多明星光彩夺目,于是一心想进军电影界;后来她因为上官云珠这个名字一夜之间腾空而起,又因为这个名字一夜之间被摔入千丈谷底,最终凭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电影皇后的顶峰……因为想得多了,从而建构了心灵的图式,形成了内在的逻辑顺了,也就一顺百顺,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在这里也能找到胞衣之地的历史注脚。通过这样的联想,结果自己内心非但没有遗憾,反而变得更加充实了。事实上,这是一般审美中的非常重要的原则——缺憾原则的再现,即人对客观事物的缺憾感越强,客观事物给人的美感反而会越强,因为人在主观上认为最需要和最缺少的东西,往往会是对审美主体探幽发微的诱导,这时他们会表现出诉诸想象的巨大容量和可塑性的心理动势,通过想象带着随意的灵活性和潇洒的自由性,在内心深处开辟出独具创意的广阔空间,因而也会凝成艺术境界的准确性和排他性。大家都知道断臂的维纳斯,许多人都尝试过把这个断臂给接起来,但接上去怎么都不如断臂的美。确实断臂是一种缺憾,但也许就是维纳斯的最佳状态。同样,对于江南的审美,在希望与失望之间,所拥有的那种不即不离、不皎不昧、不粘不脱的状态,也许会给提供我们一种全新的选择,反而会因此获得一种因少得多的审美效应。
      三是客观不美主观不美。常常听到有人说,不到江南后悔,到了江南更后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对此我也做过认真的分析。这种从主客两端都看不到美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我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就客观情况而言,可能现实的状况并没有达到他们此行想象的那样美,在想象中可能是完美无缺,但在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完美无缺,看到的都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者是他们根本就没有探访到江南之美的真谛,也就是说许多江南的精髓之处,他们都还没有找到,或者没看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难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主观情况而言,恐怕还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这才会有身在宝山不知宝的误判。虎踞龙盘帝王州,亭亭玉立瘦西湖,三潭印月似锦绣,二十四桥明月夜,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丝竹春江月,山外青山楼外楼,梦中乌镇水长流……只有你去过这些地方,就能够开门见宝,你就不会有遗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遗憾。
      四是客观美主观也美。主客观的审美统一是在审美场效应的最佳结果,因为审美主体的一心一意,造就了审美客体的持一守一。“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这时,物我两忘,物我同一,你懂江南,江南也懂你,眼前时山青水秀,心中也是山青水秀,仿佛全身心灌注于江南文化之中的穿越与感悟,不仅超越了审美客体的形式构素,也超越了审美主体的直觉感受,进入能够对于生命本体和灵性世界的顿悟升华。人们不仅为此倾注了生命的感发和情感的兴会,也能够满足渴望已久的精神需求。对于江南来说,这样的审美是欢愉的、酣畅淋漓的、快慰人生的,也是最符合江南实际的审美类型,更是能够发现江南之美的直接通道。但这绝不意味着是轻轻松松的,俯拾皆是的,也不可能是唾手可得的,其背后一定需要大量的学习成本的投入和时间成本的铺垫,只有具备江南文化聪慧的领悟能力,才能够赚取足够多的审美利润,也就是这时才能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达成浑然一体的美学境界,从而在江南行旅中实现一种内外兼修的灵魂审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望江南、想江南、去江南,江南是一个既博大又精深的课题,特别是对江南的美学范畴以及独特的审美机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问题是锁,答案是钥,答案在锁中,钥也在问题里。未来我将继续围绕着江南美学的思路,沿着江南水乡的一河两岸,打开问题之锁,寻找答案之钥,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斤斤计较,得寸进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作者简介:张永祎,江苏滨海人,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江南文化学者,曾受邀做客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讲授“梦里水乡江南镇”。著有《与我有约》和《水做的江南》等。系江苏首届紫金文艺评论一等奖获得者。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