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念念不忘的家乡桥
 
作者:张永祎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5957 发布时间:[2020-6-12]
  我的家乡在苏北滨海,尽管这里水道纵横,却还没有达到水网密布,很早的时候,人们出行的方式,就是以陆上步行为主,虽还没有私家车,自行车、三轮车已屡见不鲜,但绝对不是那种桨声欸乃的满城游弋,所以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水乡。但这里的人们对水有着一样的深厚感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是县城东坎以老街为中心,那么南面有一条叫前河,北面有一条叫后河,东面有一条叫东圩河,西面也有一条叫西坎河,这样的河道结构,基本上是把县城围在中间的一块宝地。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沟通两岸的往来,在这些河流上陆续建起了各种各样的桥,人们生活于此,依仗于此,也垂青于此,日久生情,形成了这样那样的亲近关系。在许多人看来,这些桥并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而是不断散发着岁月静谧的柔情和律动翩飞的张扬以及与人们心心相印的爱的味道。
  我们说得最顺溜的就是四八桥,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小声地问:“你家现在住在哪儿”,大嗓门回答“四八桥外”。四八桥外就是东坎的东郊,这也是一座饱经风霜的桥,开始的时候是木桥,后来改建为水泥桥。当年我们只知道说这个名字,也经常会到这个地方去,但对为什么叫“四八桥”?确实也不是很清楚,这次专门去查了下,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年为了纪念叶挺和王若飞烈士而建的,1946年4月8日他们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的黑茶山遇难。东面有西八桥,西面有西坎桥,这好似东坎与西坎交界的一座桥,桥这边是东坎,桥那边就是西坎了,此疆彼界,泾渭分明。在南面有立新桥,有破旧立新,及为社会主义建设再立新功的寓意,立新桥南就是南郊,对这个地方我比较熟悉,因为曾经在商业职工学校工作过一段时间,学校就在立新桥附近,当年几乎天天都要从桥上经过;这座水泥桥并不是很大,但知名度颇高,只要一说起来,老东坎人都知道。在北面还有东升桥,毫无疑问这是适宜看日出东升的地方,东升桥外就是北郊,东升桥最早叫北牛桥,当年也是座木桥,这个名字也许与大批牛群经常从这里路过息息相关。
  有些桥因为我们走过,记住了;有些桥,也因为我们没有走过,也记住了。其实对于东坎以外的桥,还有两座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是蔡桥。知道这座桥是从知道蔡桥公社开始的,知道蔡桥公社是从知道蔡家桥开始的。据说在康熙年间当地有个姓蔡的人家修建了一座木桥,极大地方便了两岸的老百姓,人们都很感激,既然是你蔡家修的桥,大家也就毫不吝啬地把它叫着蔡家桥,希望把它永远镌刻在人们感恩的心中。还有一个就是通榆桥。这座桥给我们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跨越在浩浩荡荡的灌溉总渠上,此地当年属通榆公社地域,便命名为“通榆桥”,其体型比较修长优美,当年在我们的心目中,不亚于南京长江大桥,我们经常“11”路车去,也是“11路车回”,十几里地还真不容易,偶尔在路上碰到“二轮车”,我们也会打下“二轮车的”。等到自己学会骑车以后,便可随心所欲,随时随地踩个来回。我们去的时候,要爬一个很大的坡,有的时候要抬起屁股踩,才能一步一步地蹬上去,但回头下坡的时候,我们一路顺势而下,要是没人的时候,真是一泻千里的感觉,一个字就是“爽”!
  说老实话,东坎的桥确实很多,但真正与我们有密切关联的,还是横跨在前河上新建桥、中市桥和红星桥,这三座桥正好处于城区的中心地带,提携着两岸的茂密人家,庇护着河道的潺潺流水,它们各自独立,遥相呼应,夜以继日地召唤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最东头的是新建桥,是1954年建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在家乡人心中这是县城里最著名的桥了。它是贯穿南北交通的主要枢纽,也是日常生活的必由之路,每天都毫不懈怠地装载着急切的繁忙和肆意的繁华,不仅留下了家乡发展的历史轨迹,也落满了每个家乡人的温暖脚印。现在的桥是1989年重建的。尽管从旧桥到新桥发生了多次蝶变,让我们感到非常惊喜和无比自豪,但它始终不变的情怀就是运送着一批又一批的人生梦想。桥下的响坎河水在进城前绕了一个大弯子,待到经过新建桥桥洞后,就好像进入了老东坎的黄金水道,这里基本都是船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所以来来往往的大小船只都停泊在新建桥的内侧尤其是北岸,如果停不下了,他们才会考虑到外侧去驻锚,许多相应的部门单位和服务行业也因此风生水起,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滨海饭店、粮食局大楼、航运公司、县棉织厂、县油脂化学厂等。
  顶西头的是红星桥,最早的时候这里也是一座木桥,后来改建成水泥桥,因为路途比较远,从这一带过桥的人相对要少些,除非是家住在那附近或要到这个地方办事的。记得曾沿着西耙头街上去,踏着被时间磨得珠圆玉润的青石板一直往南走,爬个小坡就来到桥上,穿桥而过,就能见到一片乡村的广阔天地。就当年情况而言,我们已觉得这座桥年事已高,有点老态龙钟,桥面上也显得破烂不堪,虽说这座桥在我们的印象中已属高龄老人,好像不堪回首,但在有些人心中却还是那样的青春焕发。曾跟朋友聊起这个话题,这位朋友的家就住在西街头,当年他的生活圈就是以红星桥为中心,不管是上学还是玩耍,好像都离不开它,他时常会惦记着家乡的这座老桥,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他心灵的胶片,永远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生动,侃侃而谈,口若悬河,他还说经常会在梦里遇到它,看来他是真的忘不了它。虽然他的老家早就搬走了,但每次回去,他都要去陪陪它,作为伴随他茁壮成长的报答,对此我们十分理解,因为丝丝缕缕的牵挂,总会找出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同时,我们也坚信这样的美学通则,美不是在美的本身,而是在于拥有什么样的审美关系,看得出他对红星桥的感情比较深,我们很难有他这样的体会,因为当年走得实在太少,对红星桥的理解肯定比他肤浅。
  如果说新建桥代表着繁华与时尚,红星桥代表着娴静与空灵,那么居中的中市桥就代表着知性与优雅。当年的滨中和东坎中学都在中市桥南的这条线上,而第一实验小学和县直幼儿园也都在中市桥北的这条线上。应该说这座桥串连起当年家乡的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知名学府,服务教书育人,畅通来往通道,对它来说,责莫大焉!我们家住在商业职工宿舍,每天都要经过鱼市口巷子直接上中市桥,过桥后还要走两里地,才能到滨中。我从初中到高中几乎天天都要穿行于桥上。对于我来说,这座桥就是穿越整个中学时代的青春之歌。
  “中市”也许就是市中的意思,但不管怎么说,它在前河的三座桥中,已地处c位。据说这座桥是在1930年代建的,是东坎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一般人很少叫它的学名,都喜欢叫俗名“洋桥”。至于为什么叫“洋桥”,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或许跟以前人将水泥叫做“洋灰”有关。正如新建桥是相对于中市桥这些比较早建的桥一样,体现出来的是新旧对比,那么洋桥与红星桥凸显的就是洋土对峙。红星桥最早不就是叫西土桥吗?当年的西土桥看上去确实有点土里吧唧的,面相苍老,身材单薄,跟洋桥不可同日而语,洋桥在与它的比较中,肯定会脱颖而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湘绮生春风,流光泄水面,远远望去,如蝶如虹,翩然水上,一派美不胜收的洋气。
  中市桥还有一个特别洋气的地方,就是北桥头堡上有一个亭子,飞檐翘角,生动活泼,亭子上面可以入座,四面透空,可以饱览景色,夏天坐在上面,习习微风吹到身上,感觉特别的凉爽!所以当年许多人把它称为凉亭,但怪的是,这个凉亭没有可以走上去的楼梯,只有破釜沉舟的凭空高悬,不知道当年就是这样设计的?还是后来被人给拆掉的?反正我们没见过,也没听人介绍过。但为了支撑这个楼板,在亭子的下面有两排石柱,中间有两个“×字型”的支撑,当年我们都是从这儿爬上去的,一般我们要分“两步走”:先要爬到“×字型”的中心点,然后再站起来,用一只手紧紧抓住亭子的栏杆,慢慢爬到入口处再用力翻上去。但在爬的过程中还是蛮危险的,既没有保护,也没有牢不可破的把手,稍不注意,就会掉下来,但那时毕竟是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也不知道害怕,更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激励,好像具有这样勇气和技术的孩子不在少数,我也是其中之一。
  只要爬到了上面,就可以坐享其成,接受八面来风,眺望枕水人家,聆听鸣琴流水,特别是看到机电船出其不意地从桥下面“秃秃”出来时,确实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因为这一带水质比较清澈,也是天然的游泳场。以前曾举行过许多游泳比赛,包括一些武装泅渡等。每到夏天,这里便是许多人纳凉的好去处,在河面上经常会有黑压压的一片,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人拿了个竹床子在河里扑腾,有人扶着大桶到处出击,有人躺在或趴在门板上优哉游哉,有人穿着五颜六色的救生圈在“学狗刨”,更有一帮年轻人在互相戏水,各不相让,打水仗热火朝天,喧闹声此起彼伏,要是游累了,闹够了,玩腻了,他们要么赶紧上岸,北岸有个码头可以接应他们,要么就是挤在桥墩上歇一会再战,这个地方虽难有立足之处,但有时却能站很多人,这在当时确实也是奇特一景!
  许多人对中市桥都情有独钟,大家与其朝夕相处,脉脉含情,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有一天中市桥中部突然下沉出现断裂,刻不容缓,需要紧急抢救时,我们这才切切实实地意识到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所谓得之不觉,失之难存,大概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惊异于怎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如此的衰弱老人呢?为什么平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呢?看来我们确实使用它多于关心它。其实这么多年来,它一直都在默默奉献,任劳任怨,把我们一代一代人驮过河去,鞠躬尽瘁,耗尽心血,现在已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了!人们常常因为看到桥可以帮助人度过难关的这一点,会把老师、同学、朋友等比喻为桥,这种比喻无疑是非常形象贴切的,他们确实在我们的人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进行一下比喻呢,我觉得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无生之物,也有非常值得尊重的蕴命之情!这么多年来,中市桥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直秉持坚定执着,忍辱负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即便是在重病缠身,依然是咬紧牙关,挺身而出,我们对此感同身受,也无不为之动情,认识它们,了解它们,理解它们,学习它们,安静的努力,悄无声息的坚强,成为了一生的教诲和引领。
  因此,我们对自己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没想到这些年幽幽的依恋心理一直在暗自积聚,早就寄存了一份难舍难分的深厚情结。患难时刻见真情。桥开始维修了,我天天都要绕道上学,同时,我也天天放学以后绕道去看它,工程进度与日俱增,它在休养生息中,也慢慢地缓过神来,渐渐地恢复了元气。约摸过了几个月,中市桥又恢复通行了,所不同的是在桥的中部隆起了一块,这是外科“手术”所致,是用许多厚厚的木条密密匝匝固定起来的尖顶部分。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呢?据说一方面是因为力学的要求,一时难以用钢筋混凝土浇注,就只能用木板在高空中进行对接,这样至少在把“腐烂”的部分切掉之后,还能够通过这样的“缝合”,可以短暂地维持正常的交通;另一方面随着桥洞的抬高,也便于更高的大船在这里通行。
  说老实话,起初人们走在木板条桥上,总有些心惊胆战,担心这些木板条承重不了,而且透过隙缝可以看到桥下流水淙淙,确实蛮害怕人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岂不说这些木板条都是精挑细选的,非常结实,就是在它们的下面还有钢筋支架,人们不需为安全担忧!倒是我的近视眼,有了意外的收获。大概从小学时开始眼睛就近视了,并不是因为读书多,而是因为不能正确地使用眼睛,当年正好流行“登高望远”治疗近视眼的有效方法,有人告诉我:站在高处极力眺望远方努力看清远处的景物,每天做10次,慢慢就会提高视力,甚至恢复到1.5都有可能。在没有“神镜”“博士伦”的年代里,我对此笃信不疑。每天都要跑到桥上,站在最高处遥望水天相接的地方,坚持倒是一直坚持的,但效果却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神奇,以致到今天我都没能痛快地摘下眼镜。但在那个年代,我还是非常感激中市桥,毕竟它让我站在高处,看到许多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家乡对许多老桥相继进行了改建,由此也揭开了当年谜底,简单的维修只是权宜之计,只有彻底的改变才能造就开阔的通途。这些新式的桥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都能积极地追求因地制宜的舒适感和有利观瞻的美观性。新建的中市桥比以前的规模大多了,也阔气多了,桥的栏杆和栏板均为镂空造型,记得当年这些都还是实心的水泥桥沿。现在走在上面从从容容,非常踏实,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喜不自禁,东看看,西瞅瞅,30多米长的距离,我在上面来来回回走了大半个小时,几乎把它的建造时间、设计者、样式特点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程度,都仔仔细细地琢磨了一遍。所谓从无字处读书,从无形处看桥,就是要能够有中见无,无中生有,如此这般地看着摇曳的桥姿,轻轻徜徉在它的环抱里,你就只管去撷取它有史以来的美吧,可以把心情装得满满的。看着我如痴如醉的样子,许多行人都好生奇怪,还不时地指指点点,对此我一点都不觉得。
  是的,也许这时我真的发呆了,与其说是对这座桥发呆,还不如说是由此牵扯出了翩翩回忆。家乡的桥不断推陈出新,旧貌换新颜,实现了华丽的转身,这是与时俱进的伟大时代,赐予的这份日新月异的美丽担当。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桥的如烟往事,把我们永远地绑定在了一起。那些留不住的韶光年华,那些放不下的温软岁月,那些忘不掉的远去背影,那些握不住的皎洁月光,在我们心灵最温润柔软的地方,总有着愈演愈烈的一席之地,因为如今的岁月静好正是因为曾经的负重前行。
  这一座座家乡的桥啊,连接着东西,跨越着南北,也连接着岁月,把我们从过去摆渡到现在,从现在摆渡到将来,也会把我们从现在摆渡回过去。同样,我们在珍视今天的时候,也不能忘记昨天,更要期盼美好的明天!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