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东坎历史考略
 
作者:东正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0361 发布时间:[2022-9-30]
  东坎街道是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和水陆交通的枢纽。
  东坎,亦名黄坡,原名汪家坎,位于仁和镇以东。500年前,此地原是一片水洼。南见庙湾,西有云梯关(见明天启六年淮安府志郡境大运河道图)。后因地面受外力影响,水退沙落,土积陆成,为居人成镇奠定基础。据民国九年阜宁东坎汪氏宗谱新序“出阜城拱辰门,北行六十里,有镇赫然,烟户数千,丁口数万,圩河缭绕环其外,石衢纵横穿县内,水陆交通,商贾辐辏,号阜首镇,为邑名区,非所谓东坎者乎。间尝闻诸父老流传,证诸郡县志,此地在明嘉靖前,旷无居人,俄有汪姓者卜宅于此,遂以成村,名曰汪家村,继又名汪家坎,清朝中叶,始改今名东坎”。由此可见,东坎已有四百余年历史。
  东坎因何得名,各有其说。一说,东坎地处黄河故道之东,地势低洼,一说,“东坎东岳庙旗杆顶子同黄河底相平”,故称东坎,亦名黄坡。二说,明嘉靖年间,有汪氏家族由新安迁此定居,始地势低洼,一片盐碱荒滩,位于庙湾场北,取名汪家坎,后改东坎,故有“先有汪家庄,后有东坎镇”之论。三说,位于仁和镇之东叫东坎,仁和镇之西称西坎,仁和镇之北称二坎,此旧曰之所谓“三坎”。
  坎地几经汪氏垦荒植谷,后又经群众开拓“放生”“救生”两河道繁荣市场,渐成街市集镇。东坎几经集、市、区、镇沿革,直至民主建政前夕,名定东坎镇,下辖五镇,即东新、泰安、华安、振华、仁和。
  东坎本是由汪家坎发展而来。光绪二十一年,《阜宁县志》卷二镇集篇载道:“东坎,本名汪家坎”。但“先有仁和、后有东坎”,即东坎是由仁和沿革而来的,对这种说法,又应如何解释?现经多方调查考证,如单说东坎为仁和演变而来,则非。就兴集而论,仁和在先,东坎在后,则可。因为东坎、仁和实为两地,各得其所,各自发展,尔后仁和渐衰而合入东坎成为东坎之肢体,此是正论。
  一、从地理位置说,仁和位于放生河北,东坎位于河南。仁和在东坎围外,东坎在围内,通道为河上的维丰桥、东升桥。
  二、从命名来说,仁和因近于古仁和汛而得名。光绪二十一年《阜宁县志》载:“仁和集东坎后集也,以近仁和汛故名”。东坎是由汪家坎更名(汪氏宗谱新序)。
  三、从集镇兴起说,仁和兴集于清朝雍正初年(民国十三年钱氏宗谱卷五载:“钱万寿字永龄,生于康熙二十七年,死于乾隆十五年……奉兄在中公命、兴仁和镇为商界领袖,创造市房数百楹。街衢由此宽畅,为阜宁治北特镇”)。东坎兴集是清朝中叶乾隆年间各兴集市(汪氏宗谱)。东坎兴起,仁和渐衰,有前集后集之称。
  四、从建置说,东坎、仁和是同时存在,并无隶属关系,但都先属淮安府山阳县,后属阜宁县(光绪十年《淮安府志》卷四城池篇载,坊镇中有东坎镇、仁和镇长。同治十三年《山阳县志》疆域篇载,雍正十年以庙湾镇为阜宁县治,割马罗、羊寨予之,于是县东北境入阜宁。光绪二十一年阜宁县志镇集篇载:东坎镇、仁和集均治东北六十里)。
  五、从防务说,仁和汛设把总一员、协防一员管堡夫、兵若干人(《阜宁县志》卷十一武备篇载:“黄河两岸海阜营下辖之一,仁和汛把总一员”)。东坎镇为大套司巡检驻地(《淮安府志》卷十二职官篇载“大套巡检由大套大使改设,隶山安厅,后属河阜厅,驻大套,后驻东坎,康熙到咸丰先后任大套司巡检的有王之瑛等二十一人”)民国初年,东坎有一警察局,驻东岳庙。仁和有一警察局,驻大佛寺。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