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家乡大油条
 
作者:许可仁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9016 发布时间:[2023-4-26]
  走遍大江南北,我还是喜欢我的家乡新滩盐场的大油条。
  油条,有的地方称之为“馃子”,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宋史》记载,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类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远在唐代以前,但具体时期不得考证。
  家乡的大油条具体起源何时也不得考证,但它始于新滩盐场小街建立之后应该是确定无疑的。1941年2月,新四军为解决盐阜抗日根据地的军需民食,在原为一片沟汊纵横、柴草遍野的滩涂上,拓铺盐滩,建池晒盐,名曰“新滩”。新滩小街雏形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逐渐扩大,人口聚集,各种商铺逐渐兴起,新滩大油条应产生于此时。
  家乡的大油条首先是大。不仅是同样价格下它比其他地方的油条又粗又长,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新滩人豪放、纯朴、勤劳的品格。其次是口感好。松脆可口,香咸适宜,叫你吃了一次想下次,真的很好吃。1976年上初中时,在每月5块钱(其中每月交中学伙食费9毛)的伙食费中,每星期都要花5分钱买一根油条解解馋。当时只有左老爹家炸油条,我们便称之为“老左油条”。
  1984年,我从盐校毕业后回到新滩盐场工作。当时5毛钱一根的油条,加上5毛钱一碗的豆浆,坐在场大门东边店铺门前的长桌边,一边美滋滋地喝着豆浆,一边吃着油条,有时还将油条沾着豆浆一起吃,吃起来香软可口,不一会儿,一顿早餐就解决了。我就这样,享用了十几年的家乡大油条。
  离开新滩盐场二十多年了,但始终忘不了家乡的大油条,就像是昔日的“情人”,时常在脑海里萦绕。每当想起它就口舌生津;每当再回老家,就总是要再吃一根家乡的大油条。只是“老左油条”不知何时“失传”了,却新生了几家“新滩大油条”,吃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