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有外地人学着滨海腔调:“我亲妈卖唉,我家拖拉机把张大奶家的老母鸡压死啦!”来调侃滨海人鸡机语音分不清。“山芋干子插粥紧兜,一吃几大马提子(黑窑碗的别称)”用来嘲讽滨海人穷得没米饭吃等等。如今已今非昔比。作为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滨海人,年轻时随父母到盐城工作直至退休已四十余年,乡愁让我没少去老家,并与老家的亲友频繁交往,也能从骨子里读懂如今的老家滨海,读懂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父老乡亲。我对家乡滨海及老家的父老乡亲有着如下三点深刻印象:
一是滨海人很大方。滨海与盐城南部县区尤其是苏锡常地区的县区相比经济肯定要差,但滨海大人小孩,只要见到家里来了客人,都热情有加。小老爹(家乡滨海对小孩子的称呼)只要看到家里来了客人,都会特别热情地对你说“你侬不走,我到田里去喊姨丹(方言爸爸的称乎)烧饭给你侬吃”。反正不管你到那家做客,家家都会把好烟、好酒、好菜拿出来招待你,毫不吝啬。喝酒巴不得把你灌得烂醉如泥才算好客。我六七岁时,到隔壁的尚庄大队于广兰大姑奶家走亲戚,那时大姑奶家里人口多,经济条件差,但当她看到娘家来人那高兴劲儿不用说了,她把家里最好东西烧给我吃,当我正吃得津津有味时,一不留神,大姑奶就会从你耳边“嗖”的一下飞过一锅铲子“米告糁子饭”,生怕你吃不饱。
二是滨海人很真诚。滨海人都没啥心眼子,说话喜欢直来直去,就像“嘴里吐洋钉——钉是钉,铆是铆”。我老婆有一亲戚叫江瑞春,一次到他家,正逢柿子成熟季节,他为我摘了好多好多柿子,并答应来年柿子成熟季节,一定留点给我。哪知第二年我把这件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到了采柿子的末期时,来了电话,说树上柿子仍然留着,待我去时,尽管柿子已有干瘪,但吃到肚里却仍让我甜到了心里。
三是滨海人很仗义。只要你说是滨海人,无论在家乡或在外地,即使你与人吵架也会有人为你两肋插刀,反正一般人不敢惹滨海人。我一汪姓亲戚,看到一外地人和滨海人打架,他作为旁观者,尽管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但他二话不说,直接拔刀相助……当接警民警做笔录时,怎么也没弄明白他为什么参与。”
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的滨海人也比以前富多了,招待客人也不野蛮灌酒了,待人接物也比以前礼貌多了,滨海县城也越建越美了,如果把滨海新县城搬到西部省份,那简直可与他们省会城市相媲美。
我是滨海人,天生大嗓门;我是滨海人,走南闯北不怕人;我是滨海人,魂牵梦绕家乡魂。 (于利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