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水清城绿入画来
———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纪实
作者:吕纯军 赵金虎 来源:滨海报 浏览次数:1485 发布时间:[2013-12-27]
     “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节点绿化错落有序,广场公园彰显特色……”虽是冬日,漫步县城仍无处不让人感受到“水绿”带来的灵动和生机。这是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打造宜居生态家园的真实写照。
   近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着力创建城市特色和个性塑造,以省级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连续组织绿化建设会战,强势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县城绿化体量不断攀升,水绿特色有效彰显。截至目前,县城区绿化面积达112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03%,绿地率达36.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03平方米。

  加强绿地建设,构筑生态体系

  “随着我县城市规模框架快速扩张,城市住房、道路建设范围不断延伸,我们始终坚持‘楼房建到哪里,绿化配套到哪里;道路延伸到哪里,绿地建设到哪里’的思路,城市建设和绿化配套建设同步进行。”县城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创建园林城市,园林绿化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标。为此,我县坚持以绿化工程项目为支撑,以中心城区增绿为重点,实施城区道路绿化、公园绿地、街头游园、县城出入口绿化等绿化工程建设,不断扩大城区绿化面积,实现城市绿化体量跨越式提升。
   以道路绿化为框架,编织城市“绿带”。按照“林荫化、园林化、景观化”要求,新建、改建了迎宾大道、海滨大道、向阳大道、港城路、景湖路等道路绿化。在G204入城口、S327入城口、阜东北路入城口等重要道路实施高标准绿化工程,形成了景石、鲜花、绿树层次分明的微地形景观,到2012底,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7.87%。以公园绿地为中心,打造城市“绿肺”。围绕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处公园绿地的要求,建成南湖公园、清水湖公园、西湖公园、体育中心公园等综合性公园,师苑渠风光带、南湖风光带等带状公园绿地,迎宾广场、新时代广场、吉达广场等游园和街头绿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游憩、健身、休闲的场所。
   以庭院增绿为点缀,密布城市“绿景”。大力推进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建设,在全县开展园林式单位和住宅小区绿化美化达标创建活动,确保单位庭院配套绿化完好,品位档次提升。滨海中学、第一初级中学、体育中心等单位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单位。确保新建住宅小区绿化配套用地和绿化建设达标。景湖理想城、碧水绿都等住宅小区被评为省级园林式小区。
  以城郊林带为屏障,构建城市“绿环”。在县城建成区外围,以G204、S327、沈海高速为依托, 建设30至50米宽的城郊防护林带。同时,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逐年提高,县城区每年都在85%以上。

  突出文化特质,打造水绿县城
 
  12月24日上午7点半,清水湖公园内,不少市民在舞剑,打拳,散步……“这儿环境好、空气好,像我一样从远处来这里锻炼的有好些人。”62岁的徐阿姨并不在公园旁居住但常来这里锻炼身体。从她充满笑意的脸庞,记者读懂了什么是幸福。
  在打造宜居城市环境上,我县紧紧围绕水绿做文章,以“水润滨海,绿染四季”为创建主题,不断拓宽绿色视野,凸显水润特色,突出文化底蕴,形成了梯次分布、错落有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景观目标,充分彰显了城市的“大气”、“灵气”和“秀气”。
   针对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利用原有的池塘、渠河,通过地形调整,把水和绿两种元素糅合到景观设计中,凸显水润主题,精心打造南湖公园、西湖公园、清水湖公园等亲水开放式公园,呈现出“河伴园、园融水、水蕴绿、绿绕水”的布局特色。
  为了突出滨海人文景观特色,重点打造南湖公园文化特色产业集聚区,采用传统造园手法,建设古典园林式建筑,突出精、细、秀、美的特色,把书法、楹联和诗词艺术元素进行提炼和外延,融入到景观设计之中。
  坚持多元发展,立足于公园绿地兼具生态、景观、游憩、科普、防灾等多种功能,对南湖公园、清水湖公园、吉达广场街头游园等进行系统的防灾避险设计,对西湖公园增加健康教育宣传设置,打造健康主题公园,拓展公园绿地服务功能,从而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的理想去处。

  完善配套功能,注重惠民利民

  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营造碧水蓝天,我县扎实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大力改善县城水体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了城市容貌,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
  开展河道生态治理,高标准实施张家河、师苑渠等一批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建设生态驳岸,栽植水生植物,优化河道水质。完善城市雨水、污水管网,全面实现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1%,日处理能力4.5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强化城区扬尘管理,加强建设工地规范管理,加大渣土运输监管力度,减少城区道路和建设工地扬尘污染,有效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全县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达325天。
   公厕、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环境卫生基础保障。今年,我县对县城区75座公厕实施分级改造,其中52座旱厕进行“旱改水”升级改造,结束了县城存在旱厕的历史。家住坎南社区小康巷的居民王大爹坦言,以前这里的公厕较脏,旱改水后,不仅外观上“大变脸”,内部整洁的环境也让前来如厕的市民感到舒心。
  对县城72座敞开式垃圾池进行重新改建,全部改建为封闭式垃圾房,结束了我县存在敞开式垃圾池的历史。投资4000万元,库容65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实现了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据该场负责人介绍,该垃圾填埋场可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垃圾渗滤液100吨,垃圾处理范围覆盖县城及周边镇区。
  水,能给一个地方带来灵动;绿,可以增加一个城市的生机。在创建工作的有力推动下,一座彰显水绿特色、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的生态之城正在加快崛起,天更湛蓝,水更澄碧,空气更新鲜,环境更美丽。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