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滨海大地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
 
作者: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4728 发布时间:[2015-8-24]
刘少奇陈毅开展统战工作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刘少奇为政委、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陈毅两位新四军领导上任后,除了大力组织盐阜区抗日军民英勇顽强地打击日本侵略者外,同时深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积极和盐阜区的著名士绅进行交往,与阜东的庞友兰、杨芷江、田厚斋等名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41年的 1月,刘少奇、陈毅在盐城主持召开盐阜区 300多名开明士绅参加的座谈会,并分别发表重要讲话,深入阐明共产党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齐心合力夺取抗战全胜的政策。开明士绅庞友兰、杨芷江、田厚斋等人应邀参加会议,他们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全力支持抗日。同年2月,在阜宁县硕集乡召开的阜宁县第一届参议会上,庞友兰、杨芷江分别当选为副参议长,田厚斋当选为参议员。会后,陈毅和他们分别进行晤谈。当年夏天,日伪军对盐阜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扫荡,新四军军部刚转移到阜宁县境内,刘少奇、陈毅就委派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宋乃德将庞友兰、杨芷江等人请到军部,与他们亲切会谈,进一步阐明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抗日方针和爱国一家的思想。会见后还派人护送他们安全回乡,使他们大受感动。
  1941年 9月 20日,阜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宣告成立。11月,根据“三三制”原则,由共产党人、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阶层人士各占三分之一的阜东县第一届参议会成立,庞友兰当选为参议长,杨芷江、田厚斋当选为副参议长。1942年 6月 11日,陈毅在《盐阜报》公开发表《寄阜东杨、庞两先生》七律二首。其一:光明黑暗搏神州,抗战年来禾黍秋。胡马窥江人投敌,权奸误国我深忧。英雄老大诗人在,邯郸梦回妄念收。耆旧淮南多惠助,飘摇风雨济同舟。其二,和庞友兰先生步原韵:杖国精神月月新,诗怀坦荡笑语频。思医国病求团结,先固邦基救细民。参议敢言踞首座,问政同情到党人。人疑俊彦高明处,海安丰姿再化身。
  为了团结各阶层抗日,1941年深秋的一天,陈毅专门到东坎,拜访庞友兰。双方经面叙、饮宴、对弈、联诗后,陈毅诚挚地对庞友兰说:“日军侵犯,国难当头,家国受害。登临贵府,我只要先生叠起两座山!”庞友兰听后,右手在袖笼里划了划,是个“出”字,大彻大悟地笑了起来,连声说:“一定遵命”。庞友兰出山后,曾任盐阜区副参议长、阜东县参议长。在刘少奇、陈毅等一批共产党人的精神感召下,阜东县社会名流、开明士绅以中华民族大局为重,义无反顾投身到抗日斗争洪流中去,参加有利于抗日的活动,做了很多于国于民有益的工作。

黄克诚的滨海抗战岁月
  
  1942年春的一天晚上,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和师部人员来到五汛区推虾港,在成家大院住了下来。拴在院子西南树上的一匹战马,把农民周大爹家的树皮啃去几块。黄克诚看到后,让饲养员小王“把主人请来,当面认错,按价赔偿他们的树”。正当小王为难、争辩时,第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参谋长洪学智都来了,张爱萍说:“这件事我看这样解决,小王认错,老黄赔钱,一老一少各打五十大板。”众人都被说笑了。黄克诚赔的钱,周大爹怎么也不要,硬是把钱退了回来,他说:“要不是新四军来打鬼子,不要说一棵树,就连我们的生家性命也难保得住,怎么能要首长赔钱?”第二天天没亮,部队就开走了。周大爹发现门缝里塞了一个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有两块银元,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乡,战马啃坏你的树,很对不起,这两块银元赔给你,请收下。”左下角还写着:“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1942年春。”
  1943年 2月 19日,日本侵略军再次占领八滩,见房就烧,见物就抢,见人就杀,残酷推行“三光”政策。在很短的时间内,号称“银八滩”的海隅重镇房屋焚烧殆尽,很多百姓惨遭杀害,许多人家被抢掠一空,流离失所,避难他乡。黄克诚电示新四军第三师八旅24团,乘敌落脚未稳,捣毁山本据点,拔掉这颗钉子。师参谋长洪学智、24团团长谢振华按照黄克诚指示,直接指挥王桥战斗,与敌激战 9小时,击毙日军中队长以下日寇 73人,生俘伪军 200多人,缴获一大批武器,使八滩重见光明。
   战后,黄克诚亲临八滩视察,从一户刚刚避难回家的酒坊师傅家里找来五醍浆酒,用传统的方法祭奠被日寇杀害的百姓和在黄桥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指战员。在简单的祭品前,黄师长双手高擎清醇的五醍浆酒眼含热泪,悲愤地说:“日本侵略军在八滩土地上犯下的罪行擢发难数,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血泪仇、民族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王光汉同志是一位老红军,从陕北打到河南、山东,再来到苏北,是一位智勇双全、敢打硬仗的好战士、好指挥员,现在他把鲜血洒在了八滩的土地上,我们应该像他那样克服一切困难,迅速把一个人民的新八滩从废墟上重建起来,使其成为规模更大、经济更繁荣的海滨重镇,用辉煌的业绩,告慰王光汉等烈士以及被日寇杀害的所有同胞的在天之灵。”1944年的一天,黄克诚在接见地方干部时,深情地说:“五醍浆酒是盐阜解放区的著名产品,一定要尽快恢复生产,不仅像战前那样,闻名盐阜、名传苏北,还要成为国家名酒,让从日寇铁蹄下解放出来的人民尽情享用,欢庆中华民族的解放。”随后,新四军三师后勤部派出专人,帮助允大、公和两家酒坊恢复生产。
 
张爱萍的足迹留在滨海大地
  
  抗日期间,张爱萍和盐阜人民结下了3年多的深情厚意,为盐阜人民立下不朽的历史功勋,在滨海大地上留下许多战斗足迹。
  1941年 11月下旬,张爱萍由新四军第三师九旅旅长升任第三师副师长,与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共同战斗在盐阜区,师部驻在阜宁县孙河庄。1943年 2月 12日,日军以独立十二旅团、十五师团、三十五师团、十七师团各一部及徐继泰、李实甫、胡冠军、潘干臣、刘湘图为首的伪军共两万余人,分南北两路,气势汹汹扑向盐阜区,对盐阜区开始了疯狂而残酷的大扫荡。
  为避敌锋芒,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中共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决定由盐阜转移到淮南,主力部队大部力量在敌人大举扫荡前跳出扫荡区。张爱萍受命后,指挥主力部队到盐阜地区的阜宁、射阳、阜东、响水和涟水等地村庄活动,采取内线与外线、分散与集中、坚持与转移相结合的作战方针,机动灵活地与敌人周旋,并相机袭击消灭敌人,使敌人在扫荡圈内到处扑空、不断挨打。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张爱萍指挥所率的新四军部队频频袭击敌人,进行大小战斗 658次,攻克敌伪据点50多处,打死打伤和生俘日伪军2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
  1943年3月30日至31日打响的八滩王桥战斗,就是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战斗,歼灭日军山本中队长及其他日军共73人,俘获伪军200余人。1943年5月10日,张爱萍在题为《苏北反“扫荡”祝捷》诗中记述了当时反扫荡战况:寇烟滚滚漫晴天,军民奋举刀枪剑。路壕堤河村村通,地阵人海处处战。降伏恶魔逾两月,大小鬼窟逐个歼。乘胜挥戈敌伪区,横扫滨海下小尖。

洪学智、谢振华指挥王桥战斗
  
  为加强党对华中抗日斗争的领导,大力发展华中,实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决策,1939年秋,中共中央决定派刘少奇深入华中敌后地区。11月底,刘少奇抵达驻淮南津浦路西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刘少奇到达淮南后,从深入调查研究入手,将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有关方针、指示与华中敌后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分别于1939年12月、1940年1月和2月,3次召开中原局会议,确定大力发展华中的方针和任务,决定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及对顽固派的斗争策略。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洪学智、八旅24团团长谢振华奉命开辟滨海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阜宁城解放后,洪学智、谢振华负责组建阜宁县地方武装,他们将纵队教导营分成几个小组,分头走访阜宁县各区,开展地方武装组建的宣传动员。谢振华深入到天场、大套、东坎一带,向群众宣传抗击日寇、保卫国家、保卫家乡的道理,动员青年积极参加抗日武装。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很快组建起一支1000多人参加的地方抗日武装队伍阜宁县大队。
  1941年底和1945年4月,洪学智、谢振华领导24团驻今天场镇陶圩村开展抗日斗争。他们不仅谋划和发动著名的八滩王桥战斗,给日伪军以重创,对巩固和发展阜东乃至盐阜抗日根据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还历经大小战斗百余次,取得攻克小尖、突袭响水、激战陈家港战斗的“三战三捷”。战斗休整期间,谢振华狠抓军事训练和部队军纪军风整顿,要求全体指战员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利用空闲时间帮助群众做农活、干家务。在谢振华的号召下,24团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受人民群众的赞许和拥护。

韩培信忍痛拆八滩
  
  1943年前的八滩,盛产粮食、大豆、棉花,有较为丰富的盐资源,是新四军重要的后勤给养基地,驻有新四军军工厂、部队医院,以及大批后勤人员、伤病员。同时也是东坎镇通往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地理位置极为显要。
  1943年2月下旬,日伪企图在八滩建立据点。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为了保卫八滩,不让敌人在八滩有立足之地,亲自召见时任八滩区委、区政府领导韩培信,要他动员群众,坚壁清野,限“几天内必须将八滩街的所有房屋全部拆光”。为抗击日本侵略者,韩培信作出“牺牲局部、顾全大局”“做通所有干群思想,无条件执行黄克诚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战略决策”,决心拆八滩。韩培信立即召开区、乡、村党员干部会议,传达黄克诚的指示和区政府的决定,阐述拆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2月27日至 30日,韩培信带领地方干部群众日夜行动,用几天时间将八滩街上300多户的房屋全部拆光,妥善地将拆房群众疏散转移到周边村庄安置,对粮食等物资实行异地掩藏。八滩街坚壁清野工作刚刚做好,从东坎来的日伪军于 3月 4日占领八滩,因住无片瓦、吃无粒米,并不时地受到地方抗日武装的袭扰,只好又缩回到东坎。3月 29日,日伪军第3次来到八滩,因街上无吃无住,就到八滩街东南方向2里路远的王桥,将王家油坊人强行赶走并建起据点。30日晚,根据黄克诚的指示,新四军第三师八旅24团和师特务营及八滩区队民兵,在师参谋长洪学智、24团团长谢振华的指挥下,于深夜向王桥据点日伪军发动攻击,激战 9小时,击毙山本中队长及以下日军 73人,生俘伪军 200多人,取得了王桥战斗重大胜利,使敌人企图占领八滩这个新四军后勤保障基地的计划化为泡影。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