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教育专版
 
作者:黄艳 丁品森 金菊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5325 发布时间:[2019-6-12]

总分750分,“3+1+2”模式,统考科目语数外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江苏高考新方案从在读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近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其中明确高考总分值为750分,实行“3+1+2”模式,语数外三门统考科目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
  另外,录取方式按照物理等科目类、历史等科目类,分开计划、分开划线,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档;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同时,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合并本一本二批次。
  记者了解到,新方案从2021年高考(即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实行“3+1+2”模式,语数外使用全国卷
  江苏高考新方案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其中明确,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的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总分。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以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性考试。
  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含听力3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语文、数学、外语以及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个部分组成。条件成熟后,外语科目听力口语考试实行机考。
  考试内容将严格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国家和省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将以分数呈现
  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包括《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定的所有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门科目,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
  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学生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其所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末,可首次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7门学科中选择;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在高三第一学期末,可参加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10门合格性考试;往届生和社会人员可自主参加合格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长期有效。
  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分数呈现,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等级赋分转换办法另行公布。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当年有效。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合格性考试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可参加相应科目下一次考试。选择性考试成绩纳入统一高考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
  合并本一本二批次,录取分开计划分开划线
  录取方式为按照物理等科目类、历史等科目类,分开计划、分开划线,以“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高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以及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合并本一本二录取批次,在条件成熟后,探索投档模式改革试点,进一步增加高校招生和考生报考的双向选择机会。
  “江苏贯彻国务院要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模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介绍,新的录取模式明确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高校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要求,科学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并向社会公布。
  从2021年起,江苏高考录取将以“院校专业组”方式,按平行志愿投档。“院校专业组”具体是指什么?发布会现场,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说,“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如某高校某专业首选科目要求为“物理”,再选科目要求为“化学”,说明考生须选考物理和化学方可报考该专业,对第3门选考科目则没有要求。我省将在考生选科前汇总并公布高校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院校专业组”是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与现行的按照“院校+专业(类)”填报志愿和录取不同,新高考改革方案是按“院校专业组+专业(类)”进行志愿填报和录取。

《江苏省高考综合改革50问》摘要

  计入高考总分的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计入高考总分的考试科目为“3+1+2”,共6门科目。
  “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分文理;
  “1”为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选择1门;
  “2”为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选择2门。
  考生确定选择性考试科目时,为什么要先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再在其余4门中选2门
  答: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
  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我省各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的首选科目,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学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性考试,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的8种科目组合方式,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有利于广大考生和家长尽快适应。
  选择性考试科目组合有哪些
  答:选择性考试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具体组合如下图。
  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答:根据《江苏省高考综合改革50问》要求,选考物理等科目类和选考历史等科目类的考生将分开计划、分开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使用原始分计入总分。
  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的考试成绩,为什么要采用等级分计入高考总分
  答:4门再选科目的原始分之间不具备可比性和可加性,无法直接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分。因此,将其原始分严格按照统一的规则转换成等级分,能较好地解决不同再选科目之间成绩的可比性和可加性问题。
  等级分是如何转换的
  答:等级分是按照统一的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
  对于某一再选科目,考生该科目的合格性考试成绩达到合格后,转换时赋分起点为30分,满分为100分。
  具体转换规则和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第二步,将A至E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段,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市统一使用该转换办法。
  等级分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
  一是通过将不同再选科目原始分,按照统一的规则转换到同一量表上,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可比性的问题。
  二是通过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将等级转换成等级分,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再选科目成绩之间可加性的问题。
  分数转换后,考生在相应科目群体中的位次不会下降,和现行方案相比,增加了区分度。
  艺术类考生文化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我省体育、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考试,除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考试外,也要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等学校招生选科要求,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
  “院校专业组”的投档录取方式有何优势
  答:一是能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考生根据自己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填报相应的专业组志愿,专业组内可能是一个专业,也可能是多个专业,考生按专业组投档后,符合条件的,可在该专业组内进行专业调剂,提升了考生的兴趣志向和最终所录专业的契合度,真正做到了“学其所好、录其所长”。
  二是符合高校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要求。高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办学的需要,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按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能提高考生选考科目与高校招生专业选考要求的匹配度,使学校招录到有相应学科特长和兴趣的考生,有利于进校后人才培养和学校自身发展。
  三是能够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促使高中学校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特长和专业志向,更多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
  如何适应我省高考新方案
  江苏高考新方案来了,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张恒柱第一时间为大家作了重点分析。
  他表示,新方案既尊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又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来规范和引导学生的学科选择行为,通过选科将学生的个人选择和高校招生、社会需求有机地兼顾起来。
  张恒柱说,新方案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江苏选科方案组合共有12种,学生要有清晰的生涯规划,如何选择能产生更大的学习效益,对他们来说是考验。
  张恒柱建议,在新方案背景下,考生要充分了解、吃透政策,特别是吃透具体的高考政策和高校招生政策。考生在选择时,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方向,同时,也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在的教育环境,这样才能获得自己的比较优势。学生充分了解到这些之后,就能把自己放在本校、本地区、本省的大环境里来分析,做到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选择空间。

没有永远被定格的不足

  有一个少年,他认为自己最大的不足和缺陷就是胆小。为此,他感到很是自卑。父母带着他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耐心地听完他的介绍,有力地握住他的手,非常肯定地说:“你只不过非常谨慎罢了,这显然是个优点嘛,怎么能叫缺点呢?谨慎的人总是很可靠,总是很少出乱子。”少年有些疑惑:“那么,勇敢反倒成为弱点了?”医生摇摇头,说:“不,谨慎是一种优点,勇敢是另一种优点。只不过人们通常更重视勇敢这种优点罢了,就好像白银与黄金相比,人们往往更注重黄金一样。”在跟少年继续谈了一会儿后,医生最后又说:“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弱点。所谓的弱点,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优点。如果你是位战士,胆小显然是弱点;如果你是司机,胆小肯定是优点。”
  心理医生所说的那些话,看起来好像只是对那个自卑男孩的开导和安慰,而其实却都有着确凿的科学依据,对每一个青少年都有普遍的适用性。不足、缺陷跟长处、优点之间,在很多时候确实是相关相通,并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衡量不足和缺陷,也就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完全可以视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判断,并据此采取不同的应对方略。而且,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有些不足和缺陷有时候也是可以容忍的,完全不必为此背上无法解脱的沉重包袱。要知道,正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缺陷,所以才有了千人千面,世间万象。
  即便有些东西在众人看来似乎是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只要它的持有者不那样去看待,而能给它寻找一个特异的发展方向,那它就很可能会放射出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奇异光彩。日本有一位女孩自小就嗓音沙哑,同龄人都因她这“丑陋的声音”而不愿与她交朋友。但这个女孩却并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自暴自弃,相反,她一直在积极乐观地寻找着每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终于有一天,她争取到了参加一个社团演出的机会。那次,日本著名漫画家藤子不二雄恰好观看了这位女孩出演的话剧,女孩那特异的声音立刻吸引了他。此时他正在为筹拍中的卡通片《机器猫》里的主人公物色一名配音演员,而这位有着沙哑嗓音的女孩正好是他理想中的人选,于是他便一眼相中了她。这位女孩呢,果然也没有辜负藤子不二雄的厚望,她那魅力无限的独特声音伴着卡通片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飞遍了世界各地,她也因此而成了孩童们争相模仿的天才配音演员。
  这位日本女孩以其“丑陋的声音”征服了世界,这固然让我们感到高兴,而更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我们还由此而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始终怀抱着不被“不足和缺陷”所压倒的美好希望,那就会产生足以改变一切的不可估量的伟大力量。无数事实也充分说明,每个人身上都没有永远被定格的“不足和缺陷”,只要不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它,只要不乖乖地被它禁锢了自己的手脚,只要永远不放弃另辟蹊径的强烈愿望,那么,就极有可能会迎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让学生学习从知道到学到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我们学校的教师不是教学科的,是教学生的。”这句话说明学科是学生学习的工具,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而学生学习就是一个从自己不知道到自己知道的过程。根据这一特点,本人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总结到以下经验:
  动手参与的越多,记得就越牢固。
  研究发现:学习知识的牢固程度,和本身动手参与的程度成正比。即动手参与越多,记得越牢固。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中,教材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知识迁移,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列出计算式子,进而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如果直接教学生用7、8、9的口诀进行计算,虽然对学生的计算没什么影响,但学生对如何运用口诀来解决问题就不够灵活。本人在教学这节课时,首先从欢乐的情境中导入,引导学生找图中数学信息;接着让学生自学,动手数一数有多少物品,按要求用画圈的方法摆放;最后思考:能否列算式计算?这样,通过动手与思考,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从而不知不觉地形成自己的能力。这就是一个从知道到学到的过程。
  让学生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习”字的繁体是“習”,《说文解字》解释是从羽从白,数飞也。是指刚学飞的小鸟,在鸟巢做高频率低幅度的练习。学生学的内容是一个变量,而学的方式、状态、大脑活跃程度又是另一个变量,两个变量合起来就是学生要学到的东西。学生通过高频率低幅度,多次训练,快速迭代,克服障碍,完成学习内容,就像小鸟刚学飞一样。学生在这过程中克服障碍获得奖赏,而这种奖赏能让学生有一种小成就感,而小成就感又能促使学生接近学习目标。这一过程,学生是欢乐的,这就是所谓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比如,在教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二)的例2:27个爱心气球,每9个摆一行,然后让学生自行提问:一、可以摆几行?二、27里面有几个9?无论学生提出哪种问题,我都给予肯定,并让学生写出计算式子。此时,只要做对的学生一定存在一种学会本领的快乐感、成就感。我把握机会,乘势追击,让学生多做几道,进行高频率低难度的练习,让每一个小成就感汇集成欢乐感。
  利用直观图形,化深为浅,提高能力。
  从知道知识到学到知识,是一种外在到内化的过程,是学生从知道有这一回事,到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一个新知识点理解、融合,成为新的知识。在二年级《认识时间》这节课时,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分钟到底有多久,是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我让学生在一分钟的时间内一齐数数,看能数到几?通过操作,学生知道了一分钟大约能从1数到60,让学生利用最原始的方法,根据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能力。从知道到学到,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教师积极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学得牢固、学得高兴,既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又提高学生的能力。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