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万岗村:“稻蟹共作”,“丰”景这边独好
 
作者:刘朝霞 于一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6541 发布时间:[2020-10-16]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通榆镇万岗村500亩连片稻田养蟹基地里,一田田、一畦畦的水稻黄绿相间,颗粒饱满,秋风拂过,金黄的稻谷随风摇曳,与稻田里生长的螃蟹,发出飒飒的声响,一派稻黄蟹肥的丰收景象。
  一根生态链,打开幸福门
  近年来,通榆镇万岗村依托当地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螃蟹养殖,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殖的富民路,成为有名的螃蟹养殖特色村。以河蟹养殖为主体,发展青虾、鳜鱼等绿色生态水产养殖,促进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这几天,万岗村稻田养蟹养殖大户徐建祥忙得不可开交,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稻田蟹养殖,在我村已经形成规模,你们看那金黄色的稻田被白色的塑料薄膜围圈起来,这就是我村聚力脱贫攻坚,推进水田‘稻蟹共作’田块。” 村党总支书记徐宝华告诉笔者,“起初,只有几户农民养殖螃蟹,2018年,村里一下流转土地500亩,建成连片稻田养蟹基地,采取承包方式,把500亩基地承包给兴化市客商徐建祥,并吸纳30名低收入农户到基地打工。”
  为保证稻田养蟹致富项目的有效实施,徐建祥自己学习了稻田蟹养殖技术,并聘请当地养殖专家来养殖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当年就获得了成功,每亩水稻田产成蟹110公斤,加上优质水稻价格的提高,还有鱼,每亩水稻田实现综合增收9000元左右。
  徐建祥说:“‘以稻养蟹、以蟹养稻’的生态种养模式,其方式是利用螃蟹具有除草、除虫的作用,在水田里饲养,减少稻田农药使用,预防水稻虫害;而螃蟹的排泄物还可作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实现无公害生态水稻的生产。同时每亩水田又可生产螃蟹110公斤,为农民有效增收开拓新途径。”
  该村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有12户分包他的养蟹基地,还有18户15名劳动力在这里劳作,每人都有万元以上收入。今年63岁蒯大用在徐建祥稻田养蟹基地负责杂勤,谈起生态话题,他也滔滔不绝:“今年中秋节前,稻田螃蟹的价格每公斤最高卖到260元,这年头,绿色食品行情就是看好。”
  “稻田里养蟹,最主要的就是稻田里不能打农药和施用化肥。以此给螃蟹提供丰富营养健康的饵料。提高了稻米的品质,也降低了螃蟹的养殖成本。” 徐建祥说。
  一个合作社,致富提质效
  为了让万岗村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路,万岗村“两委”帮助徐建祥他们发展稻田养蟹,兑现“不让一个低收入农户掉队、大家共同致富”的承诺。在村里支持下,2018年徐建祥成立了“隆升生态农业滨海有限公司”,组建了水产合作社,围绕养出好螃蟹,卖出好价钱,走出好路子的“三好”做文章,推动螃蟹产业发展。
要养出好螃蟹,首先要有好的蟹苗。为此,合作社统一苗种繁育,向基地所有养殖户提供优质蟹苗,价格比市场价低30%。有了好蟹,关键还要卖出好价格。在螃蟹收购期间,他以高于市场价10~15%的保护价收购基地所有螃蟹。
  “不要小看这合作社,这个合作社的作用可大了,螃蟹的销售时间从原来的1个月,发展到从9月持续到次年2月,价格也相对稳定。” 徐建祥说。
  为积极引导社员搞好养殖,实现共同致富,合作社围绕养殖生产全程实行“五个统一”服务,即统一养殖模式、统一苗种调剂、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资供应、统一产品销售。合作社根据统一养殖模式拟订技术操作规程,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根据养殖模式、季节和社员的需求,集中团购饲料、肥料、蟹药、机械等,向社员优惠供应,并对部分缺乏周转资金的社员实行赊销。
  合作社还发挥销售业渠道宽、市场信息广的优势,巧疏供求关系,对社员和周边养殖户的苗种、成品蟹进行调剂服务,确保苗种蟹产得出,成品蟹销得了,销售价格有稳定。
  一群服务队,脱贫有保障
  进入10月,正是蟹黄膏肥时。与往年一样,万岗村稻田养蟹基地的养殖户喜滋滋、乐淘淘地忙着螃蟹出塘。但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大家因为一条网线,打开了多方销路,开启了养蟹人的“网”上幸福生活。
  万岗村稻田养蟹基地位置偏远,池塘连片,稻田养蟹基地上养殖户分散居住,镇里积极主动为养殖户解决困难,多方协调,为稻田养蟹基地的养殖户接入移动光纤宽带;镇村干部的技术服务、生产服务、销售服务等团队一个接着一个入驻到基地一线。
  过去,螃蟹出塘后直接由水产经销商收购,讨价议价的权利基本掌握在经销商的手里。现在,有了移动网络,网络销售开始在基地悄然兴起。为了帮助养殖户打通网上销路,镇里组织志愿者到基地拍照、拍视频发到朋友圈,还联系当地水产养殖合作社指导网店经营。
  “今年螃蟹上市,因为销路拓宽了,我们再也不为螃蟹销路担心发愁。还有镇村干部为我们稻田养蟹基地筹措100多万元资金,把路一直修到塘口。”今年52岁的养殖户朱广学丈夫前些年不幸去世,家里缺少劳力,镇村干部对她格外关心,为了提高她智慧养殖水平,镇村干部多次到她塘边,帮助她“触”网,通过移动网络查找优质蟹苗、查询养殖技术、查问养殖方法,让她科学智慧养殖。
  一个个服务团队,点亮了万岗村稻田养蟹的生活之路,开启的是稻田养殖户全面奔小康的致富之路。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