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纪念东坎解放80周年系列报道——胜利特刊
 
作者:南敬生 徐寿春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5693 发布时间:[2020-10-19]

重温峥嵘岁月 涵养家国情怀
—— 写在纪念东坎解放80周年之际

  1940年10月6日,东坎胜利解放。
  东坎,国民党统治时期是旧阜宁县十大重镇之一,也是阜宁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金东坎“美誉。从战略位置上说,我党必须解放东坎这个战略要地,建立人民民主新政权。
  根据中共中央1940年9月发给中原局的电报,黄克诚所部八路军第五纵队担负在盐城以北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发展抗日根据地的任务。1940年10月初,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挺进盐阜区,先后解放了阜宁城、东沟、益林、东坎、八滩、湖垛、建阳等集镇,继而乘胜解放盐城,并于10月10日与陈毅所部新四军北上先头部队在大丰白驹胜利会师,盐阜抗日根据地遂告开辟。东坎在这年10月6日,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回到人民手中。
  恢复重建阜宁东北地区党组织
  阜宁东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于1927年12月建立第一个党组织——篆河小学党支部。1930年前后又发展13个党支部。后因国民党血腥镇压,这些党组织多被破坏或转入地下。抗战爆发后,阜宁东北地区党组织恢复较早。1938年3月,共产党员曹加明、郭干祯取得联系,着手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同年秋天,曹加明到钱福海处,不仅恢复铁盘洋党支部,还成立了农民协会。篆河党支部重新开展活动,郭干祯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5月起,中共苏皖第三地委和阜宁工委、县委先后组建,领导和组织人民恢复重建与发展党的组织。
  1940年春,苏皖第三地委分配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随营党员干部宋义、王浩到阜宁与刘岳一起开展党的工作。1940年5月,中共阜宁县委建立后,时任宣传部长宋义分工到东坎、大套和六套等地开展党的活动,组织部长王浩在獐沟、吴滩、阜城一线从事党组织工作。
  1940年夏,宋义经过考察了解,先后发展陈宏惠、季修生、于寿潜、阎维易、于国凤、于国凡等人入党,陈宏惠又介绍戴秉义加入党组织,建立大套(今属县农业园)、夹河(今坎北街道响坎河村)党支部。王浩通过秘密单线考察,先后发展徐衢、顾植、顾瑜、皋仰吾入党。徐衢又介绍王祚斋、郑长延加入党组织,建立起徐小尖(今属正红镇)党支部。这时,阜宁县东北地区地下党组织及其同情关系遍及大部分地区,为组织领导东北地区人民和迎接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辟盐阜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以及解放东坎作出了重要贡献。
  阜宁东北地区人民积极开展对敌斗争
  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倒行逆施,勇敢、睿智的阜宁东北地区人民,自发投身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
  1938年8月、9月间,东坎社会进步青年贾霁、姜国忠、周善德、李敦甫等,在家乡进行抗日救亡活动。他们除建立组织,创办抗日救亡小报外,还主动和阜宁县东坎高级小学抗日后援会等团体一起行动,对装有2000包日本白糖的船只实行查封。他们手执三角旗,高喊抵制日货等口号,涌向停泊在东坎救生河边的船只。一部分人在岸边向围观的人群和船户宣讲抵制日货的道理,一部分人登船查货记账,贴上封条,不准日货上岸销售,展示了中国人民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东坎南郊的小马庄(今东坎街道)有个姓张的猎手,为人刚直,人称张大炮。1939年3月初,日军占领东坎后,害得他不能外出打猎,连种地也不得安宁。张大炮心积一腔怒火,决心给日军一个下马威。他请来10多名青年猎手,在他家东山头——阜宁和东坎日军的汽车经常往来的公路上,挖了一个同路面一样宽、两丈多长、6尺多深的陡坑,坑上用树枝搭成空心,树枝上用柴草铺平,柴草上再铺一层干沙土,看上去同正常路面一样。同时,在张家东山头的土墙上,并排打了6个枪洞,6支土大炮一齐装足火药。一个初夏的午后,从阜宁方向驶来两辆装满日军的卡车,马达声由远渐近,“轰”的一声,前面一辆汽车猛地栽下陷坑,接着6支土大炮对准陷坑轰击,35名日军悉数毙命。后一辆汽车上的日军见前面一辆汽车栽下深坑,又听到土大炮的轰鸣,急忙丢下汽车逃窜。张大炮等人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很长一段时间,日军的汽车不敢在阜宁到东坎的公路上往返。
  注重培训对敌斗争的革命干部。1939年夏,六套进步青年宋义了解到八路军是真正抗日的队伍,决心外出寻找八路军。通过地下党员徐慎伟的关系,他找到党组织掌握的地方武装涟水保安大队独立中队副队长万金培,由万金培介绍到中山河西王伯谦处,转到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八团随营干校学习。他在学习期间加入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任党训班生活指导员。同年秋天,地下党员顾光明先后向路线、路达五、顾乃琨、周汝涵、周道等20多名青年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动员他们参加革命,并介绍他们到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随营学校受训。宋义、王浩经苏皖第三地委派到阜宁县委工作后,宋义先后又介绍23名知识青年去中山河西八路军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学习;王浩先后动员曹云、皋凤英(雪飞)、季梅等有志青年到陇海南进支队受训。
  地下党组织向八路军所属各支队随营干校先后输送五六批青年受训,共100多人。这批青年经过训练,成为党的优秀干部,为组织革命斗争力量开辟盐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积极组织请愿代表团。中共阜宁县委于1940年初秋组织抗日救国请愿代表团到八路军第五纵队后方办事处请愿。代表团由各界人士组成,国民党进步人士代表汤庐山、工人代表钱福海、农民代表曹如明、教育界代表顾光明等。代表团代表全县人民,愤怒控诉国民党韩德勤部和县长徐继泰拒不抗日、反共反人民的罪行,强烈要求八路军南下,支持人民抗日。这一行动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爱国决心,更加激励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坚决南下,打败日本侵略军的革命热忱。
  东北地区自1939年起,地下党组织在夹河、张庄、陆庄、外套、蔡桥、蛤蜊港、老小沙等多地的交通要道、渡口都落实支持革命的同志普遍建立联络站,确保党的文件、通知、消息安全转送和传达贯彻,为夺取革命胜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积极发展武装力量。在阜宁县委和东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李寄峰、钱福海在射阳河两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组织射河大队百余人,成为打击伪顽势力的一支重要地方武装。篆河党支部张海泉在国民党十二区(獐沟区)公安分局积极活动。经过艰苦努力,以警长韩学才、栾德榜、栾亚山为首的10余人,携带长短枪28支(其中驳壳枪2支,手枪3支,步枪23支)投奔我方。
  人民喜迎八路军的到来
  阜宁东北地区的地下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为迎接八路军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营造迎接八路军南下的舆论。党的基层组织和革命群众根据斗争形势,针对各地不同情况,巧妙运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开展宣传。篆河党支部恢复活动后,把写有“实行减租减息,支持穷人翻身;天下穷人是一家,团结起来力量大;迎接八路军南下”等内容的标语、传单,在夜间张贴到要道口和人群集中的地方。有几次还冒着生命危险,夜间把标语贴到阜宁县城里。有时候遇小集镇逢集,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趁人不注意时,把标语、传单散发出去。大套地下党支部通过本地学校的进步教师,以课堂为阵地,宣传八路军的性质和党的抗日主张。地下党员于寿潜经常利用人们晚间到牛屋里聊天的机会,和大家谈古论今,宣传八路军打日本,帮助穷人分田地、闹翻身的故事,引导群众为迎接八路军到来,做好思想准备。
  为八路军第五纵队提供各方面情报。1940年7月,陈宏惠、顾光明找到一本《阜宁县志》,依据这本县志,将阜宁县主要集镇的地名、地形、主事人物、国民党军分驻位置及其头目等信息,在曹加明家附近的风车棚里绘好草图,写成文字材料;顾德将东坎的地形、方位、街道、道路、河流、桥梁、国民党驻军位置等绘成图纸;篆河党支部郭干祯等人对阜城、獐沟一带的国民党军人数、番号、枪支、驻地分布,以及当地地主枪支、政治状况详细记录;王浩、钱福海将所查顽二旅停泊在东坎救生河、放生河的粮食船只和国民党军洪套修械所的器具、枪支等写成书面报告,这些难得的材料,分别通过秘密交通和联络站,送到八路军第五纵队驻地,成为打击日伪顽反动势力的有力武器。
  主动向地委报告东坎敌情,为八路军第五纵队一支队向东坎挺进带路。从1940年8月底,八路军第五纵队大部进入淮海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和陈毅电令,10月4日,黄克诚率一支队3个团、二支队2个团主力兼程南下。当东北地区党组织得知此信息后,特派地下党员陈宏惠立即从东坎赶至陆庄,以地方党组织名义,向苏皖第三地委书记、八路军五纵队后方办事处主任杨纯详细汇报东坎至大套一线国民党军事力量的部署和社会动向等情况,并按照杨纯意见,写好一封规劝信,派两名可靠群众星夜直送顽阜宁县长徐继泰,晓之以理,劝其共同抗日。地下党员吴庆兰主动为主力部队带路,沿陆庄、大套、外套、辛荡、夹河等线路向东坎挺进。
  八路军胜利解放东坎
  八路军新编第五纵队进驻盐阜。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六届六中全会。会议重要内容之一是重申全党独立自主地放手组织开展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会议决定撤销中共中央长江局,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南方局,刘少奇兼任中原局书记。中共中原局、东南局统一领导陇海路以南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的抗日斗争。
  1939年4月21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华中武装力量的指示》。为加强党对华中抗日斗争的领导,大力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实现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决策,1939年秋天,中共中央派刘少奇深入华中敌后地区。11月底,刘少奇抵达驻淮南津浦路西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刘少奇到达淮南后,从深入调查研究入手,将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有关方针、指示与华中敌后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于1939年12月至1940年1月、2月期间,先后3次召开中原局会议,确定大力发展华中的方针、任务,决定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方针及对顽固派的斗争策略。
  1940年5月中旬,八路军总部根据中共中央和军委的命令,指派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率领第344旅、新编第二旅共5个团计12000余人及教导营500余名干部,分两个梯队,由冀鲁豫南下豫皖苏地区。6月下旬,两个梯队全部到达,与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部汇合,并奉命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遵照中央的指示,1940年7月下旬,原八路军第四纵队政委黄克诚率新编第二旅两个团(五团、六团)和344旅六八七团,离开豫皖苏,越过津浦路,于8月7日到达皖东北双沟、魏营子、半诚、青阳镇地区。8月10日,黄克诚赴中原局驻地与刘少奇会面,共商苏皖边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编制调整及指挥关系问题。8月20日,中原局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决定把淮河以北、津浦路以东的所有由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成立八路军第五纵队,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委。
  黄克诚司令员率领的八路军第五纵队,为开辟盐阜地区革命根据地,推翻盐阜区国民党统治,全面解放东坎等城镇和广大农村,作出了重大贡献。
  八路军第五纵队一部主力解放东坎。挺进盐阜地区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由黄克诚任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韩振纪任参谋长,邓逸凡任政治部副主任。原八路军第二纵队领导机关改为纵队领导机关,下辖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每个支队下辖3个团。第一支队由苏鲁豫支队编成,支队长彭明治,政委朱涤新,下辖第一团(原第一大队)、第二团(原第三大队)、第三团(原湖西大队)。第二支队由第四纵队第二旅及第四旅六八七团编成,支队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下辖第四团(原第四旅第六八七团)、第五团(原第二旅第五团)、第六团(原第二旅第六团)。第三支队由陇海南进支队和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编成,支队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下辖第七、第八、第九团。全纵队共2万余人。
  八路军第五纵队编成后,在苏皖军政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遵照中央关于八路军到华中后,坚决争取控制全苏北的指示,立即着手部署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1940年9月,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在淮海区建立了包括涟水、沭阳、灌云、淮阴等县广大区域的抗日根据地。第二支队(第六团留在皖东北)抵达涟水以北地区。第三支队于9月16日抢渡大运河,挺进至宿(迁)、沭(阳)地区,不仅打通了皖东北和淮宝根据地与苏北地区的联系,而且给予顽军以沉重打击,对盘踞在苏北的顽军形成西、北、南三面夹击的有利态势。10月4日,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四团分多路兼程南进,向北线拦阻的顽军展开猛攻。当日即强渡盐河,5日突破顽军的废黄河沿线,随之攻克东沟、益林、东坎、八滩、建阳等地。
  东坎的解放是在1940年10月6日。这一天,解放东坎战斗总指挥是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一支队三团副团长王良太。1983年,我县征集《滨海人民革命斗争史》一书史料时,他已担任第38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因受滨海、建湖两县共同邀请,对东坎的解放史作了翔实的深情回忆。他说,当一支队进入盐阜地界渡过废黄河到达大套(今县现代农业园)的一个村庄时,当地党组织就派一名地下党员与他们取得联系,这位同志详细报告了东坎的敌情,以及人民期盼解放的心情和所做的大量工作,团长俞振林、政委罗友荣根据东坎的敌情和新的战斗任务需要,当即决定由王良太率一支队三团和支队直属机关以及八路军第五纵队后方办事处指战员向东坎进发。部队行至西坎,经地方报告和侦察,东坎当时的驻军是国民党军二旅和税警团,其人员在编不足,军心涣散,没有战斗意志和防守准备。为此,八路军主动出击,攻其不备,一举打死打伤国民党军二旅和税警团28人,生俘30余人,其余官兵听说打他们的这支部队是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一军团改编的八路军主力,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八路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了东坎。至此,东坎回到了人民手中。
  军民欢庆解放东坎的胜利
  东坎的胜利解放,标志着阜宁东北地区人民获得了新生。
  东坎地区人民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迎接八路军到来,广大城乡居民奔走相告,欢庆胜利。由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署名的安民公告和庆祝东坎胜利解放的标语贴满大街小巷,东坎呈现一片欢庆热闹的景象,街面商号恢复营业,市场秩序井然。
  随八路军一同前来的杨纯进驻东坎,她一方面组织地方党组织同志,随主力部队分赴八滩、五汛、六套、獐沟等地开展工作;一方面在东坎召开工、农、商、学各界人士座谈会,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稳定人心,安定社会秩序。
  从此,东坎成为阜宁县东北地区革命根据地新的指挥部和新建的阜东县(今滨海县)县府所在地,党的组织、民主政权、革命武装在这里领导和指挥统一战线的形成与抗日斗争的全面开展,为奋力夺取抗日斗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东坎民众欢庆抗战胜利

军民集会庆祝东坎解放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