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发生在滨海的黄淮河的事儿
 
作者:顾炳清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0810 发布时间:[2022-2-25]
  淮黄合流的始年
  据光绪十一年(1895年)版《阜宁县志》称:“汉武帝元光中(公元前134~前129年)河决瓠子通淮、泗,是为黄水入淮之始,后二十余岁始塞之”。后历经分合迁徙,于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再次夺淮、并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淮河、黄河合流,黄河全流夺淮,入海口在今淮安。所以民国二十一年(1931年)版《阜宁县志》称:“自宋光宗绍熙五年至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初,河虽夺淮,上游尤分数道,溃决之患,亦唯上游有之,清口(亦称淮口,为小清河入淮之口)以下两岸甚阔,归路甚畅……海口广三十里,望之无际,冬时洲渚若沉若浮,一经潮长,则烟波极目。至正德间……县境海滩日拓,河槽日长,河患亦日深。系海口积沙壅淤所致。”此时,今县境99%的陆地还没有形成,仍在海底。
  黄淮海运的最早开通
  在县境成陆之前,江淮地区已是海运要道。光绪十一年版《阜宁县志》是这样记述的:“当虞夏时,扬州贡道沿江于江海达到淮、泗,为千古海运之权舆”。“春秋哀公九年,吴墟邗沟通江淮……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是为江淮间运道之始”。到唐太宗十八年(644年),上将征高丽,秋又命少卿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时入海之处就在北沙。运粮之船队发现北沙之北十余里海面水下有暗沙堆,东西向,延绵数里,绕道避之。
  元初,自平江刘家港入海,经扬州路通州海门县开洋,沿山屿而行,抵淮安路盐城县,历西海州海宁府东海县、密州胶州界放灵山洋。投东北路多浅沙,行月余始抵。据吴槐孙北沙、龙王庙碑称:海运数百余万石必经北沙。盖彼时北沙即淮渎入海之口。海舶并海行北沙其收泊处也。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东都元帅博罗罕等率部兵遵海溯淮而进,攻占淮安,黄、淮海运又被开通,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重要海运通道。
  明初,循元之旧,以海运饷北平、辽东。后浚会通河,开通鸭陈口,其运道经淮安府城西,而射阳湖之运道始废,海运亦罢。后至明隆庆五年(1571年)河患剧,会通道梗。但直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朝遗臣经常出没海口上下,因此朝廷诏令严海楚,以梅花椿形式钉塞云梯关等各处入海口通道,河、海则舟船不通。这也说明,此时云梯关上下海口仍是河、海通道。到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驰海禁后的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又在沿河而上十数里的淤积河滩上分两处驻军,形成大关、小关。还有在康熙十八年驰海禁后,总河靳辅有奏:去年旱灾,庙湾、云台山一带系山东门户,装载一二百石小艇应淮通行,得旨报可。于是海艘云集,百货交通。以上这些都表明,到清雍正年间,云梯关上下的河、海交通仍较繁忙。
  但由于自明正德间(1506~1521年)黄水夺淮后,使两岸支渠日就湮汩,南北航路因之中梗,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北徙,淮遂成为枯渎,黄淮海运就此中断。
  黄河上游县境最早的人工取直工程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黄淮之水近达云梯关,于万历六年(1578年)到达四套一带,共用70余年的时间(1506-1581年),至明万历九年(1581年)到达黄泥嘴(坎北黄泥村)。河水初至,并未造成多大患害,只是经几十年的漫滩横流,河水在黄泥嘴汹涌翻滚入海时,河水挟沙,吐之口外,海滩日拓,河槽日长,且宽窄曲直不等,黄沙逐渐在槽边外淤积,呈尖头状,被通称为“嘴”。由于有这“嘴”所阻,河槽弯曲不轨,河患滋生。因此,人们便疏浚河道,并裁直河湾。
  《滨海县水利志》载“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年),黄河在黄泥嘴地区河势弯曲,是年取直,上自五堡(今现代农业园区夹堆村),下至黄泥嘴,筑临河圈堰一道,旧河遂淤。”
  以上的这种说法可能早了些,因在1575年潘季驯治河告成后,河水才越过云梯关,而且在1581年县境海岸线才到黄泥嘴一带,即河口刚越过四套,所以在1529年不太可能进行裁弯取直工程。对于何时进行的裁弯取直工程,倒是光绪十一年版《阜宁县志》所称的较为可信:“黄泥嘴河势弯曲,清嘉庆八年(1803年)取直挑河,旧河遂淤。自五堡(今现代农业园区夹堆村)上起至陈家浦南圈堰止。临河圈堰一道”。民国版《阜宁县志》称:“嘉庆九年黄泥嘴筑临河圈堰一道。”并称:至道光元年(1821年)在土埽工一段旧有戗修筑二坝一道。
  上文的两种说法,尽管在年代上相差甚远,但所说的在黄河上游进行人工裁弯取直工程是事实,无论是进行早还是较后,反正这是县境最早进行的治理黄河疏浚工程。
  淮河入海水道中山河的人工开挖
  中山河,是指民国政府实施导淮工程后,将大套苏南村至界牌竹林的旧黄河(亦称“废黄河”)段,和新开挖的竹林至海口的河道,统称“中山河”,也有分段称之为废黄河、中山河,全长70公里。
  清咸丰五年(1855年)6月,黄河北徙山东利津入海后,在县境留下了150公里左右、惯称300里(从云梯关起算)的黄河故道。后随着海岸线的逐年蚀退,至1932年,黄河故道已被大海吞噬直线距离25余公里,只留下120余公里的黄河故道。而此时淮河全流和县境的黄河故道,基本失去了淮水的归海之路,加之县境除有射阳河入海水道外,已无淮水归海之道,所以淮水仍分积于洪泽湖及东注运河入长江。若江、淮水涨,淮南至扬州以北各县必成泽国。因此,早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曾以淮患日剧奏设导淮局,引洪泽湖之水入海,但未获准。以后,多任两江总督均主张疏导淮河,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先后就有刘坤一、沈葆桢、吴元炳、左宗棠、曾国荃等先后主张导淮入海,均无果。
  民国二年(1913年),南通人张謇任导淮督办和国家水利局总裁,遵照孙中山先生“修浚淮河为今日刻不容缓之工”训示,设导淮局,并派员勘测,实施导淮。但聚讼纷纭,对导淮路线,或主入江,或主江淮分流,或主入海,议有三条导淮路线:一是入江路线;二是入海路线。此议最多,即:车逻镇至斗龙口、泾河至射阳河口、信字坝至射河口、三汊河至淤黄河口、龟山至淤黄河口、张福河至淤黄河口、马港至灌河、六套至灌河、大通口南入射阳河、八滩南至自然港、五丈河至临洪口、成子河至临洪口、盐河至灌河口、大关东挑新河、佃湖东挑新河、七套至套子口等,达16种之多;三是江海分疏。
  张謇竭力反对淮水全部入江的主张,宣称,“欲治淮河,江海分流,可避江、淮异涨”。后来,他根据民国五年(1916年)洪水推算,提出56%入江,24%入海,20%储于洪泽湖,以作调节灌溉水源。后因多种原因,这个方案未能实施。
  民国十八年(1929年),民国政府组建导淮委员会,由水利专家庄嵩甫负责拟定《导淮工程计划》,实施入江入海并举方针。对于入海的方针是:导淮路线“一半经由淤黄河(浚深),一半另辟新线(新挑)。经淤黄河者,为自淮阴杨庄至阜宁七套(现响水县七套乡);另辟新线者,为自阜宁七套东北(现滨海县界牌镇竹林村)折转至套子口入海,并责成江苏省政府办理,拟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兴工。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庄嵩甫在七套只举行开工典礼,后又停了下来。当年8月,民国政府派陈果夫取代庄嵩甫主持导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明确导淮委员会负责入江水道,江苏一省负责入海工程,分头并进。当年11月1日,陈果夫在淮阴主持导淮开工典礼,导淮开始。当时议定的征工方案是:决定每甲(十户)一丁,其余9户征金,由乡、保强迫民众以代金雇夫,即“亦有义务劳动之性质,强征一定之代金,免人民之服役,由政府雇用工伕做工。”
  在1934年11月中,阜宁县即成立阜宁段导淮事务所,驻瓦房庄(现代农业园境内),下设导淮征工协会和导淮工程处。导淮工程处又设临时办事处于东坎,负责具体施工。阜宁县共征民伕2.17万人,第一期工程实到4700人。同时,盐城、阜宁、兴化、东台、淮阴、淮安、宝应、涟水、高邮、泗阳、江都、泰县12县市共同出资,并征民伕16万人,最多时达24万人。工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6日正式开工。对七套(对岸为今滨海县界牌镇竹林村)以上段,西起今现代农业园苏南村的40公里长的废黄河段(淮河故道)进行裁弯浚直;从竹林村以下改道调尾取直,重新开挖至套子口入海河道,河长约30公里(有说28公里,2005年数),河底宽原计划120米,实际完成50米,河底深度比原计划普遍浅一米,两堤亦由350米缩至230米,河底高程-0.5米至-1米。费时一年半,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5月底,导淮工程结束,建成了上起淮阴杨庄至海边套子口的淮河入海水道,总长167公里,在我县境内长70公里。所形成的新的淮河入海水道,承担洪泽湖的排涝任务,行洪量300立方米每秒。陈果夫在淮阴召开的竣工庆祝大会上宣布,改废黄河为“中山河”,也有将竹林村以下至套子口新挑的长30公里的入海河道称为“中山河”。
  1960年2月,在头罾外的中山河上建成滨海闸(距海口9公里),此闸共有21孔,全长101.45米。于1960年4月上旬,废黄河开始蓄水灌溉两侧农田,使两岸97万多亩土地有80%可以实行自流灌溉,发展旱改水50万亩。南侧的受益排涝351平方公里,灌溉面积63.9万亩。当时就有滨淮、康庄、八巨、界牌、六套等公社新改制的15万亩盐碱地,已经引水入田,使中山河两岸荒碱地成为鱼米之乡。至今,县境的张弓、南干两大灌溉区,仍均引用废黄河(中山河)水。
  中山河挖成后,在县境竹林村至大淤尖入海口段的淤黄河,便成为导淮调尾工程被遗弃的地段。这段被遗弃的淤黄河就成了完全的废黄河。但废而有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它仍成为其北岸的樊集、滨淮、临淮3乡和南岸的大套、果林、坎北、界牌、陆集、八巨、八滩、淤尖、振东9个乡镇的两岸高地排水入海的主要河道,也是黄河老堆以南、北八滩渠以北洼地引、排两用河道。其河床宽400~600米,河底高程1.5~3.5米,河道全长51.1公里,滩地总面积4万亩左右。1985年,我县在淤黄河下游入海口处打坝封堵,建闸挡潮御卤,蓄淡开发。至2005年时,这条淤黄河全长只有44公里。
  至2012年,县境计有南、北、中八滩渠和翻身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废黄河(中山河)、射阳河、淤黄河等9条入海水道。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