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当知了响起的时候
 
作者:张永祎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10594 发布时间:[2022-5-25]
  当自己泡了杯茶,坐在电脑前,打开屏幕,移动鼠标,准备进入码字境界时,只听得一阵阵知了声响起,此起彼伏,可谓声声入耳,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
  当年我们家的附近就是公园,虽然不是很大,但也不能算小,每逢春日,里面绿草如茵,树木繁盛。一到夏天,那树木更是个个婆娑多姿,精神抖擞,它们联袂出场,齐心协力,为无数的知了搭建了一个偌大的舞台,到处歌声一片,绵绵不绝。不是独唱,都是大合唱,没有统一指挥,却永远整齐划一。这种诱人的叫声,对孩提时代的我们,有着致命的亲切感,好像声声呼唤声声催,不断激发起我们去粘贴知了的强烈愿望。起初是抓把面粉先和起来,通过抻来抻去,反复拿捏,使得它们慢慢地变稠,逐渐变成充满粘性的面筋,一拉老长,不会断掉,而且粘在手上,也扯不下来,这才算是达标;然后再去找根竹竿子,这种竹竿子当年每家都有,要用它来支撑蚊帐,但有些毕竟不够长,就把两根竹竿子接在一起,要么用绳子扎牢,要么用黑色的电工胶布,把它们紧紧地缠裹在一起。
  这样,我们只要得闲,就会跑到公园里去粘知了。干这个活,可得要点耐心,要一听二看三寻找,首先耳朵要非常敏锐,要从密集的知了声中发现敌情,找准主攻方向,说起来好说,辨听起来难,因为到处是叫声,你在明处,它们在暗处,不会轻易找到它们,有时感觉好像是在近处,有时又感觉好像是在远处,看来光听还不能解决问题,“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要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进行判断,去发现目标,因我眼睛近视,如果树矮一点,还能凑合,要是太高了,就比较模糊,只能靠同伴定位了。我们蹑手蹑脚,用杆子在树间“悄悄地进庄”,慢慢地探寻,虽然也比较麻烦,但这比用弹弓打麻雀好多了,因为发现麻雀,如果不能命中,麻雀就会飞走了,知了虽也有翅膀,但基本都是趴在树上,纹丝不动,好像乖宝宝一样,对危险的来临不太敏感。如果我们看到一个黑点在那里蠢蠢不动,十有八九就是它了。只要把竹竿头上的面筋粘到它的背上,哪怕它再有能耐,也难逃法网,乖乖地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知了的学名叫“蝉”,因其翅膀振动发出像“知了”的声音而得其俗名。知了,知了,后来我们也知道了。作为一种不完全变态昆虫,其生长过程也是富有戏剧性的。妈妈在树上产卵,幼蝉孵出后却离树而去,不愿公开身份,直接钻进土壤,开启了它们暗无天日的地下活动,这个时间不是几周或几个月,而是特别漫长,需要两、三年,甚至十几年。它们在那里慢条斯理,慢慢掏洞,有时我们在稀泥的盗土洞里还能发现幼蝉,这也是它们的童年时代,一旦茁壮成长、精力饱满以后,它们就会不失时机地破土而出,人不知鬼不觉地在夜间爬到树上,巧妙实施金蝉脱壳之计,当彻底挣脱了束缚之后,翅膀就能发挥作用,可以自由自在地飞动了。而留下的那些外壳也是个宝,可以入味中药。待万事俱备、一切就绪以后,它们就会大模大样地趴在树上,大摇大摆地享受着自己的短暂“人生”。为了延年益寿,它们会把自己坚硬的口器插入树干,一天到晚地吮吸汁液,大吃大喝,从不节制,把大量的营养与水分源源不断地吸入体内。
  对于它们来说几乎是无法无天,但对我们来说,还能感觉到它们非常狡猾,因为茂密树叶的遮掩,有时很难发现它们的踪迹,“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在多次搜索无果的情况下,也就只有华山一条道,爬树了。说老实话,我对爬树不怎么在行,但同伴不仅行,而且很行。只见他把鞋子一脱,双手扒住树,两脚一蹬,窜了几下,很麻利地就上去了,但鞋子里冲出来的那股味道,真是难以忍受,而且脚上还萦绕不绝,凡是他爬过的地方,都还散发着“奇香阵阵”,至今想来还恶心要吐。然后就见他在树上,像戴着显微镜一样,小心窥视,精心抓捕,不一会儿,一小塑料袋就被装满的了。他喜气洋洋地从上面撂下来,我也开开心心地接住了。但问题来了,粘了这么多知了究竟有什么用呢?这位同伴堂而皇之的答案就是,烧烤着吃,看着都让人瘆得慌,但他吃起来有滋有味。看到现在知了都能够上餐桌了,这才知道他当时就是开先河啊!尽管他不停地鼓励,还耐心进行示范,我还是不敢尝试,不愿吃。一小塑料袋子的知了,确实无法填满他巨大的欲壑,不一会儿,就已干净利落底朝天!我只是带两个回家玩玩,就是想听听叫声,但这两个家伙对立情绪比较强烈,被捉住后就再也不叫了。
  同伴第二天照例又来约我,他总是显得意犹未尽,继续爬树,非常迅捷,我在下面接应,依旧当好帮手。这一次他发现树上密密麻麻,到处是知了,于是就把自己当成了一支部队,开展了大面积的作战,进行全面围剿,定点清除,力求全歼。只见他从这根树枝上,跨到那根树枝,就像鸟儿一样在上面跳来跳去。他手起“刀”落,知了一片一片应声倒下。看到他兴致正浓,我也正翘首以盼,就听得“咔嚓”一声,树枝突然断了,他从上面掉了下来,直接将我砸倒在地上,我还好,爬起来看他的时候,他说膀子不听使唤,估计摔断了。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我有点惊慌失措,赶快去拉他,他拼命喊疼,情急之中,觉得还是应该跑回去告诉他父母,这才把他送到医院接起骨头,打起石膏,加了绷带。看到亲密战友火线受伤,心里很不是滋味,虽人家没有埋怨我,但我也不敢看他父母的目光。事实上造成这样的结果,确实与我无关,但好像也脱不开干系,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就是下次再也不去粘知了了。
  每年入伏之后,就好像进入了蝉鸣炙热的模式。这么大热的天,你们难道不累吗?为什么还要这么起劲的引吭高歌?对这个问题一番考究后,了解到夏天是成年蝉的多情季节。它们的生命非常短暂,要在这有限的生命里为无限的家族作出自己的贡献,就必须完成繁殖后代的崇高使命。但不可能大家都能立马成婚,总得要有个谈情说爱的选择过程吧。那么这时许多雄蝉就挺身而“唱”,主动示好,毕竟人家雌蝉比较腼腆,还有更重要的,雌蝉本来就是“哑巴蝉”,不具有发声功能,情动于衷想行于言,“小曲好唱口难开”。雄蝉却拥有巨大的发音器,腹肌部就像蒙上了一层鼓膜,发出声音后,共鸣声非常强烈。敢情你们的这些叫声,原来就是撩妹的高招啊!难怪许多帅哥都喜欢给靓妹唱情歌呢!真没想到这些灰不溜秋的家伙还有这一手,关键是那些雌蝉还偏偏吃这一套,常常陶醉其中。雄蝉通过歌唱主动自我介绍,但凡家庭成员、成长经历、收入情况、是否有房有车,一应俱全。雌蝉常常是先故作姿态,欲擒故纵,一看雌蝉反应不强烈,雄蝉就急了,我们可没时间再等了,不管你同不同意,我们只管一个劲地放开嗓子,各显神通,互飚高音,一直唱到你意乱情迷为止!雌蝉看看也闹得差不多了,还真的静下神来谛听,通过音高、力度、节奏来判别众多追求者中,哪个身体最健康强壮,哪个最合适作为自己的伴侣,经过再三考察,认为各方面条件都满意了以后,雌蝉才会羞羞答答地投入到心上人的怀抱。
  当年家里还没有电风扇,更谈不上空调了,主要是蒲扇摇出凉意,还有就是自然风,在太阳下山时候,各家都会先把床铺出来,我们家专门有个竹床子,吃过晚饭,洗过澡躺在上面,非常凉快,知了天黑以后就好像不怎么叫了,也许叫了一天也该歇歇了,但在傍晚时分,它们还没有放松自己,屏住呼吸,还要孤注一掷,发泄出最后的疯狂。躺在冰凉的竹床上,手拿蒲扇,听着知了的歌唱,就仿佛是穿脑透心的天外魔音,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意境。直至成年后读到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的诗句后,才理解落日与鸣蝉之间的微妙呼应关系。
  同伴膀子好了以后,又兴冲冲地来约我,我死活不肯去,因为心有余悸还没停息,没想到,这位老兄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好像经过那次“光荣”负伤,胆子反而更肥大了,他软磨硬泡,誓不罢休,尽管左推右挡,最终还拗不过他,更何况自己也到了手痒的时候,只能半推半就地答应了,但头脑还算清醒,毕竟吃了一堑还是长了一智,我对他提出明确要求,就是必须答应不能再爬树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操旧业。因为害怕被父母发现,我们这次没有到家边的公园去,而是舍近求远,跑到公路两旁的树上去寻觅,从事这份“事业”特别需要敬业精神,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因为专心致志,时间就过得非常快,常常也会因此把自己上学的事情给忘记了,老师跟家长一通报,所有真相都会大白于天下,回到家里,热情等待我们的就是一顿免费不免疼的“小棍汤”。
  从此以后,我们便成了家长、老师甚至同学关注的主要对象。各种差事排山倒海,滚滚而来,要么是擦黑板,要么是扫地,要么是温习功课,要么是汇报学习,整天忙忙碌碌,三下五除二,把原来可以由自己支配的时间,全部给活生生地挤没了。对于知了,我们无法像以前那样对它宠爱有加,只能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戒”了,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把知了从心里给彻底删除了,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之中。即便是还有点空闲,也被更好玩的篮球、排球和乒乓球等替代了,兴趣点在不知不觉中,也实现了战略性的大转移。
  自从“戒”了以后,不是没有知了,知了一直都在,但哪怕是满世界的知了声,我们也听不到了,因为置若罔闻,就等于充耳不闻。算起来,从匆匆那年听到知了声,到匆匆这年听到知了声,这中间已经跨过了几十年。现在回想起来,自己也不能理解当初为什么会如此喜欢粘知了?小小的知了又何德何能,能够对我们构成高达百倍的杀伤力?后来仔细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既没有名利,也没有功利,大概就是童年应有的情趣吧,就是用孩子的思维,做孩子喜欢的事。每个人的童年里都应该有自己听得懂的知了声,我们并没有刻意地去做什么,就是没有让天真、活泼和可爱离我们远去,或者擦肩而过,更不会背道而驰,当初的顺其自然就是日后的量身定做,经过时光的储存和发酵,这些别具一格的童年时光,已经成了别有洞天的烂漫多彩。
  回到了家乡,与儿时的伙伴相约,我们能不能再去粘一回知了,找找当年的感觉,他不停点头,表示同意。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