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筑礁引鱼来 大海变“粮仓”
—— “陶湾一号”海洋牧场探访记
作者:张文婧 华钰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9449 发布时间:[2022-12-21]
  12月20日,乘船从滨海港向东出发,历经海浪颠簸,在一望无垠的汪洋中央,“陶湾一号”海洋牧场像一座白色城堡跃然眼前。近日,这个省内最大的海洋牧场多功能综合平台首次放入实验性苗种——5万尾黑鲪鱼苗,象征着滨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从浅水养殖向深海智能化养殖迈出了一大步。
  当天,载着鱼苗的运输船从山东驶来,靠泊在“陶湾一号”平台边,最高可承载5吨重的吊机将装有鱼苗的网兜吊起,旋转到网箱一侧缓慢放下,待工作人员确认鱼苗全部没入水面后,将从网兜底部延伸出的拉绳一拽,网兜翻过来,鱼苗迅速从兜口钻出。3600平方米的网箱海面上,入水的鱼苗游动翻起朵朵浪花。
  “网箱深海鱼类智能化养殖对品种的选择,下苗的时机、鱼料投放都极为讲究。”“这片水域溶氧量高,适合养殖大黄鱼、黑鲪、海鲈等海珍品,投放鱼苗要选平流期,上风口处投撒鱼料,能保证鱼料投撒均匀……”海洋牧场工作人员姜亚雷提高嗓门向记者大声介绍。站在16米高的顶层工作生活区,耳边海风呼啸,脚下海浪翻滚,这里位于滨海港经济区东约47公里海域内,包围水体6万立方米水体,扶着栏杆俯看,被20多根粗大柱子和铁丝网包围着的范围就是深海养鱼的网箱。
  这几天,姜亚雷最主要的工作是观察网箱内鱼群状态,只要天气正常,从早上到夜里,每天5次,雷打不动。“黑鲪鱼是在中下层水域生活的鱼类,一旦经常浮上水面,很有可能是生病了。”除了肉眼观察,平台配备了先进的水下生物识别系统。在水下放置“监测眼”,可实时记录牧场水域的温度、流速、流向、盐度、溶解氧等多项指标,360度无死角监控鱼类的生长环境。还可以通过鱼的大小、摆动频率判断鱼的健康程度,这些数据集中显示在集控中心电脑屏幕上,如果发现海底哪个指标低于安全值,屏幕上就会发出警示,及时提醒海洋牧场出现了“警情”。
  监测、喂养、捕捞……科技智能体现在现代化深海养殖的方方面面。“平台四角有四个自动撒料口,在集控中心电脑输入指令就能自动喂料,系统会根据当天的风速建议最佳投放口。”“海湾一号”日常运行只需4个人,可养殖密度在45万尾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正式投产加大养殖密度与品种后,年产值可达上亿元。
  相对于池塘鱼类,这种类似于野生养殖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深海水天然饵料丰富、高流速、高盐度等优势,鱼类成长体型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经过循环养殖驯化,其口感鲜美如同纯野生鱼类。深海环境因为人类参与变得可控可干预,从而保证了养殖水体的无污染、无病害,更适合鱼类健康成长。
  海洋牧场负责人李益指着平台外侧的海面说:“建设海洋牧场就是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着手,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放养鱼类和贝类种苗等措施,修复或构建适合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的良好场所。3月前,我们在平台附近的水底放置了人工鱼礁。随着时间推移,藻类慢慢附着在人工鱼礁礁体上,为鱼虾提供了‘天然食堂’;同时,平台区域内海洋生物资源也在逐步增殖和恢复。”目前,“陶湾一号”海洋牧场正申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申报成功后,将成为盐城首个现代化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