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新四军爱民治军的故事
 
作者:徐寿春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9606 发布时间:[2023-2-3]
  严树党的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是革命战争制胜的法宝之一。指挥抗战的刘少奇、黄克诚、谢振华等新四军领导,正是用党的铁的纪律严己治军,建设了一支强大的“铁军”。我县境内就流传了许多“爱民治军严兵更严己、兵民团结如一人”的佳话。
  刘少奇带头严树群众纪律
  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刘少奇在抗日斗争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于1942年到民主建政后的阜东县直接指导苏北抗日斗争和阜东县民主政府的工作。期间,他曾在五汛进行调查研究后,又在东坎工作了一个多月。他那种严树党群纪律的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疾苦的优秀品德,不辞辛劳、忘我热情的工作态度,给与他相处的干部群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那时日寇飞机常来东坎轰炸。一天日军飞机声响传来,保卫人员想的是保护好首长,不让他离开房间暴露自己。但刘少奇却首先想到的是群众,他不顾保卫人员劝阻,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在第一时间站到住家的天井内,指导房东一家大小疏散、躲避。特别是对小孩子,他更加关心,见小孩受惊吓跑不动,就将他们抱送到隐蔽的地方。平时他还教小孩躲藏的方法,引导他们在敌机飞来时,千万不能乱跑动,以免暴露目标。工作之余,刘少奇常逗小朋友玩耍,教他们识字,给他们讲故事。房东家几个小孩与他处得十分亲密,在他离开多年以后,还时常想念他。
  刘少奇在东坎期间,工作十分辛苦,每天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他早上很早就起身工作,晚上一直工作到深夜。当时他身患肺病,时常咳嗽,仍坚持过着俭朴的生活,房东为他加菜改善伙食,给他补补身子,他总是以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由加以拒绝。刘少奇离开东坎时,房东从自家的货仓里拿了一些桂圆、银耳等滋补品赠送给他,被他婉言谢绝。
  黄克诚参与修筑海堤
  黄克诚率部到苏北不久,就遇到一次海啸灾难,情景惨不忍睹。为了防御海啸灾害,造福百姓,黄克诚在刘少奇、陈毅的全力支持下,修筑海堤,他与时任县长宋乃德等人研究,采取了三条对策:一、发行修堤公债集资;二、以工代赈,万民上阵;三、新四军第三师在人力和财力上尽力支持。
  当时修筑的海堤位于今滨海县境,分两段先后动工。北堤从1941年5月15日破土开工,经军民同心奋战,仅15天就竣工了。而南堤6月19日破土后,却受炎热、梅雨、蚊虫、瘟疫等侵扰,工期缓慢。为有效提高筑堤工效,确保夏秋汛期沿海民众安全,当大堤合龙遇有湍急水流时,黄克诚下令第三师八旅二十三团官兵紧急赶赴抢险现场,与地方干部、管理人员、民工一起跳入河中,肩并肩、手挽手,用身躯构成坚固人墙,挡住汹涌的潮水,终使南堤大坝于7月5日合龙,一条高3米、长45千米的大海堤终于胜利竣工,共挖土200万立方。新堤建成数日后,恰逢海啸翻滚而至。高大坚实的海堤任凭海啸冲击,始终屹立不动。沿海万民欢呼,额手称庆,他们从心底里感激共产党的抗日民主政府,感谢黄师长。黄克诚提议说:“新海堤是在阜宁县县长宋乃德的直接领导下修成的,他既能代表我们部队,又能代表新政权,就叫‘宋公堤’吧!”众乡亲觉得在理,心悦诚服,表示一致同意以“宋公堤”命名。海堤筑成后,阜宁县民众特立“宋公堤碑”一座。
  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为造福人民修筑海堤的壮举,为创建苏北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筑起了一座军政军民团结的丰碑,而黄克诚师长严树党的纪律,把功名留给了地方政府和人民。
  谢振华用铁的纪律治军
  新四军素以“铁军”著称。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团长谢振华为锻造铁一般的军纪,在1941年底和1945年4月两次进驻今天场镇陶圩村时,始终如一地用铁的治军纪律严治严管官兵战士,从而建立了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情谊。
  谢振华每次打仗之后,即抓紧时间总结休整,重抓全团军事训练和军纪军风整顿,要求全体指战员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利用空闲时间帮助群众干农活、做家务。一个姓陈的战士是郭集(现陈涛镇郭集村)人,一次夜间站岗时,竟然倚墙睡着了,恰巧被查岗的谢振华见到。对这种麻痹失职行为,谢振华很生气,当场批评了这位战士。这位战士第二天私下请求驻地房东出面讲情,谢振华耐心地对房东说:“战士最怕失去警惕,没有高度的警惕性,随时会吃敌人的大亏。”他还是严格按照纪律处分了这位战士。不久,这位战士到附近老乡家买酱油,老乡也是郭集人,没有收钱。这件事又被谢振华知道了,他立即派人把钱送去,还再三交代卖酱油的老乡,不管二十四团哪位官兵来买东西都要付账,一分钱也不能少。事后,谢振华在全团大会上点评了这件事,通报批评了这位战士,并检讨自己治军管理上的失误与错误,让全体指战员吸取教训,进一步严格军纪军规。
  二十四团在谢振华的从严治军下,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许和拥护。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