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滨海中学名师解读2023年新课标I卷作文题
 
作者:丁爱华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002 发布时间:[2023-6-13]

  原题呈现
  【2023年高考全国I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解
  这道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故事是有力量的”这个结论句。写作时基本构思方向有两个:一个是解构,一个是印证。
  先说解构,通常选用议论文这一文体,审题时提出诸多疑问,诸如:何谓故事?故事一定有力量吗?力量是如何产生的?何人何物才能感受到这股力量?力量的强弱一定来自故事本身吗?不同受众对故事力量的感知是否相同?“故事”有好坏之分,区分的标准是什么?好的故事可以对“我们”“一个人”“一个民族”等不同对象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么坏的故事呢?你是否想到这个问题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面对故事,我们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正能量”、减小“负能量”?如此等等,在心中形成答案,有所取舍,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合理编排,形成逻辑结构,行文时先摆明观点,然后对材料进行结构分解,有层次地分析论证,进而完成写作任务。
  再说印证,通常选用记叙文这一文体,构思时通过叙述具体生动、情节曲折的故事或者形象逼真地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来印证材料观点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从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事物的认知,达到写作目标。针对这道作文题,可以叙写人物受某个故事的感召,做了哪些事情,从中体现故事的力量;可以叙写自己看到的或读到的或亲身经历的故事,从中感悟到故事是有力量的;也可以以演讲、发言等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民族形象。
  其实无论是解构还是印证,采用何种文体,都在直接证明“故事是有力量的”这一肯定论断。考场上可能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构思:只讲述“好的故事”,丝毫不提及“力量”二字,他把文章写得真切感人,生动形象,叙事曲折有致,人物跃然纸上,以此来感动读者,打动阅卷老师。这种写法算不算切题?如果说解构和印证是对作文题目的外显性回应,这种写法就是对命题旨意的内隐性接应,用写出来的“好的故事”所产生的力量,证明“故事是有力量的”,也应是可以的。那么,这道作文题的边界在哪里?这就要看对“故事”和“力量”的概念界定了。
  名师简介
  丁爱华,就职于江苏省滨海中学,正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盐城市劳动模范,盐城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盐城市普通高中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优秀高考、中考评卷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相信学生的潜能,追求师生和谐共振,在情境活动中教学相长,致力于学生语文整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思考,让岁月在写作中留痕。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语文月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高中语文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指导多名学生在作文比赛和演讲比赛中获奖。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