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舒展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
——我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作者:侍甜田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571 发布时间:[2023-10-31]
  深秋时节,广袤的乡村大地,金色的稻子随风摆动,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平整的道路两侧绿树成荫,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滨海大地徐徐铺开……
  今年以来,我县将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发展,以系统化思维抓农旅融合,以数字化思维抓赋能提升,有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有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聚焦提质增效 全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旅·朗坤农科园是我县近年来实施的现代农业项目,园区采用先进的物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引进智能滴灌、智能温室与无土栽培等发展智能种植模式,为全县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力。“目前,园区已实现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温室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控、水肥管理等一系列全过程农业智慧化,为大规模生产绿色有机蔬菜奠定了坚实基础。”农科园负责人表示。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振兴现代农业。我县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用品种、农资、标准、管理、仓储“五统一”模式进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稳粮扩经”,年内新增设施农业1.5万亩以上,创成省级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数字农业农村基地。发挥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作用,积极开展“滨商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升级粮油、果蔬、肉制品精深加工,打造海洋生物“产、加、销”全链条,年内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21个,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投资20亿元的进口果蔬冻干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农业品牌建设,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计划,放大“滨鲜四海”区域公用品牌效应,深度挖掘白首乌、大套蜜梨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让更多“土特产”成为“金名片”。持续推进农业园区、省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推动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支持农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新办项目向园区集中,支持载体和园区向上游建立生产基地。
  聚焦共同富裕 奋力推进富民强村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农业高效发展、农民快速增收的有力抓手。
  10月30日,八滩镇界山村红薯种植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挖收红薯,刚出土的红薯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摆满了田间地头。
  “我们充分发挥大户带动作用,村集体和部分农户成立合作社,鼓励、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1100多亩鲜食红薯。基地栽种和采收季节日用工量达70人,常年在基地务工村民年可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通过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特色产业真正托起村民的‘致富梦’。”八滩镇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产业,不断提高红薯的品质和产量,将小红薯做成大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农业产业支撑。
  强村富民加速度,乡村振兴添动能。我县致力深化农民收入八年倍增行动,及时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加快推动农民离田就业创业;大力兴办设施农业,帮助农民就近就地就业;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有效促进农民在土地上创业,争创省级就业富民乡村振兴基地。稳固土地流转、政府配额、资源承包等收入路径,“一村一策”探索特色种养、物业服务、劳务中介等经营性增收路径,创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的分配机制,确保年底所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40万元以上,力争50万元以上的村过半数。
  精准落实帮促措施,筑牢防止返贫致贫“屏障”。我县持续开展动态监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进一步完善“动态监测+预警核实+归口处理+跟踪核查”排查机制,常态化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持续全面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等普惠性民生保障政策,全面巩固已实现的“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深入实施强村富民帮促行动,大力支持村集体、村干部牵头领办合作经营项目,构建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聚焦美丽宜居 着力打造和美乡村
  10月30日,记者行走在界牌镇周庄新型农村社区内,眼前的道路宽阔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文化墙绚丽多彩……在休闲广场上,村里的老人们正围坐聊天,孩童们嬉戏奔跑,不时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呈现出一派祥和的幸福景象。
  “以前住的是老旧的砖瓦房,年久失修,生活很不方便。如今搬进了亮堂堂的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幸福!”面对如今的幸福生活,村民李芹笑得合不拢嘴。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县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持续推动优质公共资源向农村延伸,努力让群众既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又拥有诗意田园生活,让乡村振兴由“外在美”变为“内在美”,从“环境美”迈向“生活美”。
  整治人居环境增颜值。借鉴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引入市场化服务创新环境整治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改厕“提质年”专项行动,结合农民意愿推动“小散远”村庄和“空心村”改造,有序推进村庄插翻建试点,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广泛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和文明新风示范户评比活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聚焦乡风文明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近日,在县“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基层文艺巡演走进乡村活动中,小淮戏《出人情》塑造了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崇尚节俭、弘扬新风的良好形象,传递了精神文明正能量,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以前,大家都觉得面子很重要,婚丧嫁娶有时会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自从村规民约执行以来,我们的生活变化了不少,村民邻里关系和谐了,环境变美了,村民们自觉简办红白喜事,大家都感觉负担比以前减轻了!” 八巨镇前案村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
  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我县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适办”为目标,实施文明乡风民风培育工程,加强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和文明乡风建设,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助力乡村振兴。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打造移风易俗示范点位,以公示栏、村(社区)广播、手机短信等形式,全面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滨6条”》《滨海文明市民20条》。在农村加快推广建设“明事餐厅”“民俗堂”等便民服务设施,为群众操办红白喜事免费提供场地布置、餐具桌椅,制订设宴流程和标准,方便村民办事,避免相互攀比。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深入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按照镇有“一中心一广场”、村有“一室一场所”标准,整合资源推动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实现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全覆盖。结合“一镇一品”工程,加大农村文艺宣传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文化工作人员,确保“一村一队”。组织系列文艺创作竞赛、文艺展演,强化实践锻炼,深入发掘、培育艺术人才。做强“文化预约”品牌,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根据“预约”需求,组织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