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獐沟中学举行中考体育全真
 · 我县各中小学校重视体育教
 · 于利祥《人生赋》及两篇评
 · 于利祥旅行诗歌欣赏
 · 我县87万亩水稻开镰收割
 · 沙浦村:产业强村,让群众
 · 全国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视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上篇)
 · 巴比伦古国追踪 (下篇)
 · 工业园招商引资势头强成效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 正文

天蓝水清景更美
——我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作者:唐颖 来源:滨海日报 浏览次数:7469 发布时间:[2023-11-7]

  11月6日,记者在县沿海工业园区明渠生态安全缓冲区看到,大片芦苇随风舞动,盛开的芦花在夕阳的映照下尽显轻柔静谧;一条蜿蜒的红色健身步道,将整个生态安全缓冲区串联起来,生态浮岛、再力花、黄菖蒲为生态缓冲区增添了勃勃生机。
  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在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上持续发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以来,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保持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全县国、省考断面及县级饮用水源地实现自考核以来连续100%达III类及以上标准。
  据了解,在常态化推进工业VOCs、餐饮油烟、建筑扬尘、柴油货车和船舶排放等专项治理基础上,我县围绕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提升目标,在全市率先成立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攻坚工作专班,开展全方位、全时段精准管控。适时开展走航监测、溯源排查,及时锁定污染源,动态更新涉气问题清单,严格实施清单式销号管理。同时,制定出台全县省控大气站点周边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明确社区居委会和网格员工作职责,积极探索大气管控网格化管理。
  此外,紧扣水环境治理提升目标,全力做好断面水质、黑臭水体、城镇农村污水、近海水质“四篇文章”。坚持不懈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工程。全面建成“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走进正在建设中的滨海港三期码头,视野随着海水延伸而拉长,一簇簇迎风挺立的盐蒿草染红了整片滩涂;港池内,成群的野鸭集聚于此,或盘旋飞翔,或嬉水觅食,一幅如诗般的画卷舒展眼前,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绚丽篇章。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加上丰富的湿地资源,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为鸟类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栖息之所,港池边集聚的飞鸟逐年增多,已渐成规模。”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县还将充分发挥月亮湾作为全市唯一的近海沙滩独特优势,积极推进美丽海湾创建,加快推动实现‘水清滩净’。同时,组织编制‘海洋牧场’项目生态岛建设方案,努力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因海而立,向海而兴。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叠加区域,我县在积极探索沿海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的同时,推进生态供给稳步提升,使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自然生态更具特色。
  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立足产业结构和布局,制定出台《滨海港片区绿色低碳示范区环境管理指导意见》,严格园区项目准入、深入试点限值限量、全面加大资金支持,持续推动在工艺流程、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方面全国领先、行业率先的优质项目入户园区。目前集聚了中国海油、国家电投、金光等一批央企、外企入驻。同时,全力提升园区环境基础配套设施,构建良好的环境基底,为园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生态之美,得益于生态之治。从2021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后,我县不断加快美丽滨海建设步伐。积极打造“政府统筹、属地负责、部门参与、互动并进”的生态文明“大建设、大推进”新格局,严格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标准,对标找差,靶向发力,制定时间表、路径图,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程。
  建设沿海万亩防护林、百里风光带、万亩林场、万亩果园等绿化工程,全面落实农村绿化公共设施管护,全县森林覆盖率27.96%。坚持“全面保护、修复为主、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力实施退耕还湿、退渔还湿,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为重点目标,严格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积极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全县自然岸线保有率38%,自然湿地保有率达到55%以上。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亲海品质为核心,多措并举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全面推进沿海镇区污水管网建设,超前完成所有入海排污口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全县近岸海域水质不断提升。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

   [关闭窗口]  

滨海新闻网    滨海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技术支持:滨海人才网 备案序号:苏ICP备20003721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5-84229255 举报邮箱:bhrbtg@163.com